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关于医用弹力袜,您需要了解这些问题

2019-09-2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弹力袜下肢静脉曲张

作者:杨丹  刘丽云

刘爷爷,86岁,因发现腿上长了几条“蚯蚓”样的东西,来医院就诊,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予以穿戴医用弹力袜治疗。刘爷爷怀疑的问:“这不和女同志穿的长筒袜差不多模样吗?能有什么用?”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存在着和刘爷爷同样的困惑,今天我们来为大家讲讲弹力袜。

医用弹力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工作原理是利用其渐进式压力,由脚踝处渐次向上递减,通过收缩小腿肌肉对血管腔加压,促使血液回流心脏,防止下肢淤血,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医用弹力袜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1.易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壁张力减退,静脉瓣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不全,从而导致静脉曲张。

久站、久坐的人:受到重力的持续作用致使腿部血液回流不畅,从而对静脉瓣膜造成压力,慢慢会出现瓣膜功能不全,静脉高压导致曲张。

2.已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穿上弹力袜可有效保护静脉,避免曲张进一步加重,并预防静脉血栓发生。

3.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

大手术后、恶性肿瘤、偏瘫、下肢骨折、严重感染的病人,妊娠晚期的妇女和产妇,以及老年人。

4.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治疗后稳定期

穿弹力袜改善症状的同时,可有效防止血栓复发。

使用弹力袜的禁忌证有哪些?

1.局部皮肤问题:皮炎、坏疽、压疮等;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3.由心衰引起的腿部严重肿胀和肺水肿;

4.严重周边神经病变;

5.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

6.对弹力袜材料过敏。

如何正确选择弹力袜?

★长度选择★

长筒(至大腿)型适用于卧床患者。

短筒(至膝)型适用于能下床活动患者。

★型号选择★

测量方法:坐或卧于床上,双下肢充分放松,测量脚踝上方最细部位周长、小腿最粗部位周长、大腿最粗部位周长。主要依据踝部尺码进行选择

注意事项:如不会选择弹力袜长度和尺寸,建议咨询医生进行专业指导。

★压力选择★

脚踝部压力为主。遵医嘱选择相应压力级别弹力袜。

低压力:<20mmHg或者一级(适用于卧床者/治疗期)

中压力:20-30mmHg或者二级(适用于非卧床者/康复期)

高压力:>30mmHg或者三级或者更高(医生指导下使用)

弹力袜什么时间穿戴 ?

①清晨起床前,以平卧位进行穿戴为宜。不建议白天反复穿脱弹力袜,最好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②每晚睡前脱掉弹力袜。

③一般术后需要穿戴三个月,或遵医嘱。

 如何穿戴弹力袜?

注意:

1. 穿着时必须保证弹力袜完好、平整、无褶皱,确保弹力袜的后跟与足跟位置贴合。

2. 每天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如有明显不适、疼痛,应停止使用弹力袜,及时就诊。

如何保养与洗涤弹力袜?

弹力袜的使用寿命:连续使用六个月或水洗90次建议更换。

洗涤方法:①40度左右温水,中性洗涤剂轻柔手洗,平放在通风处晾干;②勿机洗、干洗、熨烫、暴晒,以免影响压力值和弹力。

参考文献:

1.汪晖,方汉萍,刘洪娟,蔡纯,刘娟;梯度压力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1):1458-1463

2、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CMAJ[DOI]10.1503/cmaj.131281

本文来源:中日友好医院

文字及图片转自:和年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