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肿瘤标志物为啥这么高!复发转移?治疗无效?……

2020-11-30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确诊时,血清甲胎蛋白(AFP)达到了2000多,这有什么意义吗?”


“治疗了这么久,肿瘤标志物不降反升,是不是治疗效果不好?”……


作为抗癌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肿瘤标志物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行使着哪些作用呢?肿瘤标志物高了就很危险吗?今天小编来给您说一说。


抗癌最强辅助:肿瘤标志物


虽然在癌症的诊治中,病理检查才是“金标准”,但肿瘤标志物也是诊断中的重要参考因素,因为它仅需通过血液、体液等便捷的方式即可检测到早期癌症的发生踪迹,并能反映出肿瘤的发生、发展情况。当机体出现肿瘤时,血液、细胞或组织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地升高。


目前,用于肝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是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血浆游离微小核糖核酸(mRNA)。其中,甲胎蛋白最为常见,对于部分血清甲胎蛋白阴性的患者,则主要采用其他的几项指标作为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存在着显著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两个特征,所谓特异性是指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也就是肝癌患者所对应的肿瘤标志物是AFP,在AFP超出正常值时,可以作为判断其病情的辅助标准;但对于其他肿瘤,AFP则不具备这种特异性。


而敏感性是指肿瘤标志物会随着肿瘤的变化情况而产生变化。一旦肿瘤变化,便会敏感地展现在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上。


因而肿瘤标志物能够有效地对疗效判断、预后评估、复发转移等情况进行辅助诊断,使患者了解到自身的病情变化。


四大技能,预见治疗效果


既然肿瘤标志物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它又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呢?


预后评估:肿瘤标志物是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肝癌为例,倘若AFP持续升高,那么预示着预后不良。


疗效判断:治疗前,若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升高,而经手术、靶向、免疫等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到正常值或持续性下降,则预示着治疗有效。


复发监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是最便捷的监测指标之一,若肿瘤标志物持续性升高,则提示是需要结合影像学进一步确认是不是出现了复发的情况。


复查随访:在肿瘤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由于其重要的判断预后作用,因而被作为复查随访中重要的检查指标。


在四大技能齐发下,肿瘤的变化和病情的进展都能够尽早地发现与预知,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了解过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及特征后,仍然会有许多觅友对它存在着一些疑问。


肿瘤标志物常见问题Q&A


肿瘤标志物上升是否就意味着复发?

肿瘤标志物上升就是复发,这是一种误解!


肿瘤标志物仅仅是反映肿瘤存活和生长的物质,只起到监测和预警作用。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会根据肿瘤细胞的总量、质量、扩散程度而出现变化,如果机体出现了代谢障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也会升高。


首先,肿瘤标志物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现象,需要根据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趋势作为具体的判断依据。当肝癌患者出现了持续性的甲胎蛋白升高,才需要对疾病复发作出警惕,并及时地进行影像学检查(CT、核磁、PET-CT等)。


另外,虽然甲胎蛋白升高对肝癌患者来说,或许是复发的一个预警。但同时,也需要记住的是,甲胎蛋白升高并非肝癌专属,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以及妊娠期的母体,均会出现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现象。


而对于很大一部分患者而言,肝癌往往是由乙肝、肝硬化进展而出现的。患有乙肝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长期围绕上限波动,更应考虑AFP与乙肝相关,而不是肝癌,因为肝炎、肝硬化所引起的AFP升高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


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在《2020版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提到,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大部分患者的AFP会在术后两个月内恢复正常,如果AFP下降速度过慢,那就需要考虑手术是否失败。


此外,患者经切除、栓塞、消融甚至肝移植治疗后,需要定期检测AFP和AFP-L3:


  • 如果术后AFP-L3%阳性或变化不明显,AFP阳性,提示手术不彻底,可能还存在切缘残瘤、血管癌栓、卫星结节或肝外转移等。

  • 若术后AFP-L3%阴性,AFP阳性,提示手术彻底,余肝上存在肝炎或肝硬化。

  • 术后AFP-L3%和AFP均阴性,提示手术成功。



肿瘤标志物能否作为靶向药/免疫药物的治疗疗效判断标准?

由于靶向药或免疫药物常常需要使用一定疗程后,才能评测到治疗的疗效,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患者的甲胎蛋白指标变化了,产生出“是不是药物无效”的疑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包括甲胎蛋白在内的所有肿瘤标志物,只是判断疗效的重要参考之一,更重要的是需结合影像学共同评估治疗疗效。其次,肿瘤标志物的单次变化并不存在很大的临床意义,连续、动态的持续升高或下降才会作为具体的判断参考。


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是否有临床意义?

当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内或下降原数值的 95%以上,同时,下降后的肿瘤标志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通常是预示着经治疗后,肿瘤得以控制,并且治疗疗效较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某一种肿瘤标志物持续性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但肿瘤变化不大,可能是患者对它不太敏感,该项肿瘤标志物不适用于病情的监测,需以其他指标进行病情的监测。

来源:拯救肝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