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卡介苗接种方法及适用范围 | 指南共识

2021-07-0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卡介苗

卡介苗(BCG)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是至今全球接种最广泛、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中国自1978年开始广泛接种BCG后,儿童粟粒性结核病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除了应用于预防结核病外,BCG也常用于膀胱原位癌灌注治疗,采用BCG灌注可以降低和延缓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是目前公认效果最佳的膀胱灌注药品。但是由于生产工艺、疫苗毒力强弱、疫苗使用方法及个体差异等因素,BCG接种及灌注后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目前,BCG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尚未统一和规范。

近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联合中国防痨协会学校与儿童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制定发布了《卡介苗不良反应临床处理指南》,对BCG种类、使用方法,以及BCG不良反应的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进行规范处理。

1624525840659_92910.png



接种方法及适用范围


1、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TST性儿童。

2、接种剂量:0.1ml(含卡介菌0.05mg)。

3、接种方法:BCG稀释后,充分混匀,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4、接种禁忌证:有免疫缺陷病、HIV感染、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的儿童。

5、暂缓或不宜接种:(1)危重症新生儿应待疾病治愈或症状稳定后接种;(2)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应暂缓接种,当体质量达到2500g后再予接种。

6、补种原则:(1)<3月龄婴儿可直接补种(无禁忌证、暂缓或不宜接种的情况);(2)TST性的3月龄至3岁儿童,应予补种;(3)3岁儿童不予补种;(4)已接种BCG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复种。

文章选自《卡介苗不良反应临床处理指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