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ACP 2018】《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白皮书正式发布

2018-06-23作者:壹生综合学院会议
慢性呼吸疾病

6月21日,在CACP 2018的开幕式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联合编写的《中国慢性呼吸疾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本书主编之一、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呼吸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介绍了白皮书的发布背景,并指出“该书是五大医学权威学术单位的集体工作成果,深刻、准确地说明了中国慢性呼吸疾病防治现状,对于我国慢性呼吸疾病整体防治方略的制定和防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6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原主任王临虹教授对白皮书内容进行了介绍。

1.png

发布背景

慢性呼吸疾病作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对我国人民健康造成重大危害,而且其未来流行状况及防治形势更趋严峻。相比同属四大慢病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能力与水平严重不足,已成为我国慢病整体防控工作的“短板”,甚至“底板”,亟需从国家层面制定系列防控政策加以迅速提升。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我们日常工作实践中有真切感受,有零散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有现代高质量研究结果,但是,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现状到底怎么样?如何勾勒出防控现况?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为全面了解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现状与主要问题,是制定防控方略的重要基础。为了评估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状况,我国五大医学权威学术单位组织最有造诣的专家,组织最严格的医学信息检索,进行最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分析,完成了这项报告。报告内容包含两部分: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其中,防治方略不仅仅是医学界的责任,更是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统一行动。”王辰院士介绍

2.png

  • 王辰院士介绍了白皮书的发布背景,并指出“该书是五大医学权威学术单位的集体工作成果,深刻、准确地说明了中国慢性呼吸疾病防治现状,对于我国慢性呼吸疾病整体防治方略的制定和防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白皮书内容介绍

3.png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原主任王临虹教授对白皮书内容进行了介绍。

1. 中国慢性呼吸疾病的流行情况

为全面客观反映中国慢性呼吸疾病的流行状况,白皮书在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疾病分类(ICD 10)对慢性呼吸疾病定义(包括慢阻肺、哮喘、尘肺、间质性肺病、肺结节等)基础上,还对肺癌和结核等常见慢性呼吸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王临虹教授指出,。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尽管我国慢性呼吸疾病在中国居民主要死因构成比逐年下降,但仍居死因顺位第3位,患病人数在增高,可见我国慢性呼吸疾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慢阻肺是最常见慢性呼吸疾病,在慢性呼吸疾病死亡中占90%以上,死亡率由1990年近250/10万,降到2016年64/10万,农村高于城市,西部高,东部低。由王辰院士牵头新近发表在《柳叶刀》杂志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为9990万人,构成重大疾病负担。同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开展的监测结果发表在《柳叶刀·呼吸病学》上的研究印记了我国慢阻肺巨大负担的防控现状。

哮喘是成年人和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显示,各区域之间哮喘死亡率不同,中部地区较高,年龄标化死亡率高于东部和西部,城乡之间死亡率无差异。2010年全国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儿童哮喘的年龄分布特征明显,3-5岁学龄前儿童患病率最高,为4.15%。

尘肺是中国职业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约占中国职业病总人数的90%以上,2010年起,全国每年报告的新发尘病例数均在2.3万例以上。

肺癌是目前中国发病和死亡例数最多的恶性肿瘤。2014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肺癌发病例数为78.1万例,死亡62.6万例,均位于中国恶性肿瘤首位。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疾病。据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显示,1997-2005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6年中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均为89.5万,发病率64/10万,位于结核高负担国家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2. 中国慢性呼吸疾病的危险因素

影响慢性呼吸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烟草暴露(包括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粉尘)、老龄化和经济状况等。

烟草暴露 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中国13-15岁在校学生19.9%尝试过烟草制品,6.9%现在在吸烟,82.3%第一次尝试吸烟在13岁前。

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大气污染类型由“煤炭型”污染为主,向“复合型”污染转变,雾霾事件频发,其健康影响成为关注热点。

职业粉尘和有毒气体暴露 据2008-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按照接触人次统计,所有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中,粉尘暴露者占46.8%,化学毒物暴露者占26.5%,合计达73.3%。另外,调查显示,尘肺病、急慢性职业中毒依然是目前新发职业病的主要类型,二者合计占全部新发职业病的90%以上。

中国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明显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接近5亿;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迅速增加,2030年约80%以上老人死于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加剧,中国慢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

3. 中国慢性呼吸疾病防治现状

从防控政策、疾病监测、人才队伍、疾病防治、基层防治能力等方面对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我国现阶段慢性呼吸疾病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详见白皮书)。

4. 中国慢性呼吸疾病防控策略与政策建议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为呼吸慢病防控提供了具体的目标、策略与措施指导。例如,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等。同时,全球慢病防控环境趋好,联合国大会慢病高级别会即将在今年9月召开,6月1日《柳叶刀》杂志发布报告,呼吁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承担主要政策。相信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努力开创更好的慢性呼吸疾病防控局面。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邢英报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