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姜丹凤 王闫飞
Trousseau综合征,是指伴随癌症出现的静脉血栓。这个医学生耳熟能详的综合征背后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Armand Trousseau (1801-1867)是19世纪的著名的临床医学教授,他的临床医学讲座几乎覆盖了内科学的每一个领域。1865年,在Trousseau临床医学系列讲座的第95讲中,他描述了静脉血栓导致的Phlegmasia alba dolens(拉丁文,意为痛性白色炎症),他提到:"我很久就关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上肢或下肢痛性水肿的概率。Phlegmasia alba dolens常常和恶性肿瘤并发,这使我想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phlegmasia是否是恶性肿瘤恶病质所致。从那时起我寻找机会对其他痛性水肿的病例尸检,我发现它们有内脏恶性肿瘤,但是在生前没有发现恶性肿瘤。"
在这个讲座后大约1年半,Trousseau自己出现了左下肢phlegmasia alba dolens,他预测了自己患了无症状的癌症。而后,Trouseau本人的确死于了癌症。
由Trousseau教授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肿瘤与血栓之间,的确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浅静脉血栓(superficial venous thrombosis,SVT)和肺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常见的潜在致死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VTE死亡的人数超过300万。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thrombosis,CAT)是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VTE。
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据估计,VTE在普通人群中年发病率为0.1%,而在肿瘤患者中则高达0.5%。是总人群VTE年发病率的5倍。从患病人数上看,活动性癌症患者占所有VTE患者的20%,VTE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为 4%~20%。10%特发性VTE患者在2年内发现肿瘤。其中症状性VTE发生率15%,尸检VTE发生率50%。除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外,肿瘤患者VTE复发率是非肿瘤患者的1.72倍。
对于肿瘤科医生来说,关注肿瘤相关VTE是刻不容缓的问题。2016年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弗雷明翰心脏研究证实,与整体VTE人群相比,肿瘤相关VTE患者预后更差。一项覆盖全球28个国家的VTE患者的登记研究显示,VTE患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高达9.7%,其中54.3%为肿瘤患者。VTE已经成为肿瘤患者中仅次于疾病进展的第二位死亡原因。
Virchow教授将VTE发病机制概括为Virchow三联征,即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加。任何引起血液淤滞、血液高凝和血管壁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增加 VTE 发生风险。而肿瘤患者在三方面均存在高危因素。
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内皮细胞损伤后,内皮下的胶原暴露,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肿瘤细胞可以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促凝因子,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例如,一些肿瘤细胞会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虽然VEGF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促进血管生成,但同时也可能对血管内皮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都可能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血流状态异常,比如血流减慢、血流产生漩涡等,会使血小板得以进入边流,增加与内膜的接触机会和黏附内膜的可能。在某些肿瘤患者中,局部血管可能由于肿瘤组织的压迫或者血管内皮损伤等原因,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肿瘤新生血管通常结构不规则,血管扭曲、畸形等改变,也会影响血流状态。肿瘤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可能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
血液凝固性增加,比如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加,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也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肿瘤患者常处于高凝状态,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促凝物质、患者活动减少以及一些合并症(如感染、营养不良)有关。
肿瘤患者个体之间,发生VTE的风险存在显著的差异。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特定原发肿瘤部位(如血液系统肿瘤、肺癌、胰腺癌、胃癌、肠癌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肿瘤分化级别高、远处转移、肥胖、感染、肺部疾病、肾脏疾病、既往VTE病史、使用造血刺激因子、卧床>3天、近期大手术、中心静脉置管、接受化疗(尤其是铂类、紫杉类化疗药物)、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治疗等。抗血管类靶向药因干扰内皮稳定性,也倾向于导致血栓。
已知多种因素参与肿瘤相关VTE的发生,潜在可作为预测指标的标记物包括血小板水平>350x109/L,白细胞计数>11x109/L,Hb<100 g/L ,D二聚体,组织因子、癌促凝物质、P选择素、C反应蛋白等。目前常用的VTE风险预测工具,正是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来判断患者发生VTE的风险高低。
明日更新:
微信扫码加入,领取专属奖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