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哪些人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仍易发生胃癌?

2020-12-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

幽门螺杆菌(Hp)是最重要的癌致病因素,根除Hp可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但仍有部分病人进展致胃癌,大多发生在Hp根除后的4~5年内。那么,哪些人易发生?而且Hp根除后的早期胃癌诊断比较困难,有时需做放大胃镜,必要时行胃黏膜剥离术来确诊。


1、幽门螺杆菌是最重要的胃癌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病风险4~6倍;据估计,约90%非贲门部(贲门是食管胃接界处)胃癌发生与Hp感染相关。日本学者12年随访研究发现,Hp感染者2.9%发生胃癌,而非感染者无1例发生胃癌。


Hp感染后胃黏膜演变: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绝大多数胃癌是肠型胃癌)。


因此,目前认为Hp感染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没有Hp就没有肠型胃癌,胃癌发病率就会极低!

2、根除Hp可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


如果在胃癌发生前尽早根除Hp,或可阻断甚至逆转胃癌的发生发展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已有大量事实证明:根除Hp可明显降低胃癌发生率。国内大样本研究显示,根除Hp可使胃癌发生率总体降低39%;日本、韩国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另有研究显示,即使进展到早期胃癌,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根除Hp仍可以降低异时性胃癌(异时性胃癌:发病间隔超过6个月的第二个原发胃癌)的发生风险约50% 。


其机制可能在于阻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节点。在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生前根除Hp消除了黏膜炎症,胃黏膜不再发生萎缩、肠化生,因此几乎可消除肠型胃癌发生风险。

3、根除Hp后仍有部分病人会发生胃癌


已发生胃黏膜萎缩、肠化生者根除Hp可部分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的进展,甚至能部分逆转萎缩、肠化生,也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会继续进展致胃癌。


前瞻性研究报道,根除Hp后胃癌的发生率为每年0.21%;长期随访研究表明,Hp根除后胃癌发生在Hp根除后的13~78个月(平均39个月),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Hp根除后的48个月之内。


因此,Hp根除后的4~5年内是早期胃癌防治的重要时期。

4、Hp根除后的哪些人群仍易发生胃癌?


多项研究表明,老年人、严重萎缩、萎缩范围广泛、开放型萎缩、肠上皮化生是Hp根除后胃癌发生的高风险因素。


一项近期的日本研究提示胃黄色瘤是根除Hp后早期胃癌的独立预测标志物之一。


该研究对象为421名在日本NTT西大阪医院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早期癌患者,其中72名患者在根除Hp后检测到早期癌 。对照组为除菌后未罹患癌的114例门诊患者。


该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特征,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男性、开放型萎缩、肠上皮化生和黄色瘤的存在是根除Hp后早期癌的独立预测标志物。萎缩匹配的对照分析也将黄色瘤确定为独立的预测因子。


胃黄色瘤的存在是Hp感染的阳性指标,并且在Hp根除治疗后仍然持续存在。推测氧自由基的释放增加可能与胃黄色瘤的形成有关。


胃黄色瘤的存在可能反映了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这是胃癌发展的危险因素。 


因此,老年人、重度萎缩、广泛萎缩、开放型萎缩、中重度肠上皮化生、胃黄色瘤是预测Hp根除后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尤其男性患者,在Hp根除后的4~5年内必须密切胃镜随访检查,以监测是否发生早期胃癌,以便能及早处理。

5、Hp根除后的早期胃癌具有隐匿性和欺骗性


随着Hp根除治疗的开展,一些研究发现,部分胃早癌的形态在根除Hp治疗后发生了变化,在普通胃镜白光下变得不易识别,易造成误诊。


胃癌在Hp根除后发生者相对于未进行Hp根除治疗者,胃癌早期阶段在胃镜下更具有隐匿性和欺骗性。推测其原因可能与Hp 根除治疗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有关。有学者推测Hp根除后的早期胃癌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亚型。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宾教授总结Hp根除后早期胃癌的特征为:


* 大小:<2cm

* 位置:胃中、下部

* 形态:Ⅱc样,胃炎样的改变

* 组织学类型:分化型


由于Hp根除后早期胃癌多表现为胃炎样的改变,要求医者仔细观察、细细分辨胃部病灶,这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且在患者恶心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患者在整个胃镜检查过程配合保持平静,这在普通胃镜检查时患者很难做到,因此,建议做“无痛胃镜检查”,便以医者仔细观察。


有研究表明窄带成像结合放大胃镜(NBI-ME,俗称放大胃镜)是较为可靠的发现此类疾病的手段,在放大胃镜下能更加精准取材送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但由于胃镜活检取材标本较小,有时活检病理检查对这一类胃癌的诊断也存在困难,需要大片病灶黏膜剥离后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因此,Hp根除后早期胃癌在普通胃镜下诊断比较困难,当有怀疑时,宜进一步做放大胃镜精查,必要时进行诊断性胃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就是剥下胃病灶的大片黏膜送病理检查,这样既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以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异型增生)起到治疗作用。


总结

Hp是防止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因素,根除Hp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但仍有部分病人存在发生胃癌的风险,尤其是男性、老年、重度萎缩、广泛萎缩、开放型萎缩、中重度肠上皮化生、胃黄色瘤者更要警惕,在Hp根除后的4~5年内是防治早期胃癌的重要时期,必须定期胃镜检查,建议做无痛胃镜检查以便医者更仔细地观察。而Hp根除后的早期胃癌在普通胃镜下诊断比较困难,有疑问时需要进一步做放大胃镜精查,必要时行胃黏膜剥离术以便确诊。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本文首发于“王伯军大夫消化”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