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认为,间质性肺病(ILD)与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意义相同,是以肺泡壁为主包括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持结构的一组疾病群。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是其常见原因之一,其包括任何合并有明确诊断的结缔组织病或者有一组症状、体征和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提示是结缔组织病的ILD。常见的CTD-ILD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RA-ILD)、特发性炎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等。
CTD-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患者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异常,并无任何临床症状,有的患者可以从一开始便表现为呼吸衰竭,且快速进展直至死亡。早期检测出ILD并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TD-IL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本文对CTD-ILD的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作一综述。
1 诊断
1.1 临床症状
CTD-ILD的临床症状由于各结缔组织病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性,可以从偶然在影像学发现到快速进展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患者就诊的常见临床主诉主要包括咳嗽、气短、发热、关节肿痛、晨僵、口眼干、皮疹、肌痛、肌无力、雷诺现象等,全面的病史询问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
1.2 体征
CTD-ILD患者的体征除结缔组织病各自的体征特点外,Velcro啰音很容易被发现,甚至可以成为CTD-ILD存在的第一线索,因此被认为是早期诊断ILD的关键因素。
1.3 血清学标志物
血清学标志物容易获得,易于纵向追踪,并且有可能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添加重要的诊断和预测信息。有研究结果显示,CTD-ILD患者的KL-6水平显著高于不合并ILD的结缔组织病患者或健康人群(P<0.008,P<0.001)。当CC16高于46 μg/L时,对肺纤维化的诊断敏感性高达52%,特异性高达89%,仅稍逊于KL-6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85%)。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合并肺纤维化患者的SP-A和SP-D明显高于不合并肺纤维化患者,血清中YKL-40水平的提高提示更差的预后。
1.4 CTD相关自身抗体
肌炎与抗Jo-1抗体、抗EJ抗体、抗PL-7抗体密切相关,ILD与抗Jo-1抗体、抗EJ抗体、抗PL-7抗体、抗PL-12抗体、抗KS抗体及抗OJ抗体均相关。有研究显示,在发病时证实只存在ILD,但合并抗Jo-1抗体、抗EJ抗体、抗PL-7抗体阳性,那么这部分患者将来极有可能会发展为肌炎。大多数在疾病早期证实不合并ILD,但抗合成酶抗体阳性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ILD。
1.5 肺超声
高分辨率CT(HRCT)目前是检测ILD的首选方法,其检测方便,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但HRCT价格高昂,且存在一些潜在辐射问题,而CTD-ILD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常需反复行HRCT检查。肺功能作为ILD的筛查时敏感性低。肺活检属有创性检查,有一定风险,患者不易接受,所以人们急需一种非侵入性、准确、低价格、无辐射的诊断方式,肺超声检查正好符合这些特点。近年许多学者进行了针对肺超声检测ILD的准确性的研究,许多研究证实肺超声有良好的准确性,且敏感性高,与HRCT结果一致性高,但大部分研究仅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进行。
1.6 微小RNA(microRNA,miRNA)
miRNA是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其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翻译来调节大部分基因的表达。201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了21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miR-200c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疾病组的miR-200c水平。结果显示,系统性硬化症组的miR-200c水平显著高于特发性炎性肌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特发性炎性肌病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的miR-200c水平明显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合并ILD组miR-200c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ILD组,重度ILD组miR-200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ILD组。
2 病情评估
2.1 一般情况
曾有一项RA-ILD患者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发病年龄大、吸烟、类风湿因子阳性与ILD的发生独立相关,尤其是男性吸烟患者与ILD的发生强烈相关。同年另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RA-ILD患者的死亡预测因子主要包括老年、男性、DLCO低、纤维化范围广、出现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
2.2 肺功能
纳入1616例SSc-ILD患者的一项荟萃分析共包括27项研究,其中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较低的FVC%pred、DLCO%pred提示死亡风险高。另一项针对RA-ILD患者的研究显示基线FVC%pred较低以及从随访开始的任意时间内FVC%pred下降10%与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
2.3 HRCT
一项纳入168例CTD-ILD患者的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HRCT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HR=1.10,P=0.001,95%CI:1.04~1.17)和蜂窝化的程度(HR=1.08,P=0.021,95%CI:1.03~1.13)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的严重程度与死亡率相关系数更高。对SSc-ILD患者来说,HRCT上的病灶范围是预测死亡率、提示ILD进展的唯一变量。
2.4 病理类型
UIP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活时间比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短(log rank P=0.02)。曾有学者对RA-ILD的HRCT类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RA-ILD患者最常见的HRCT类型是UIP,且HRCT上显示为UIP或者病灶范围广泛,与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关。
2.5 复合死亡预测模型
有研究者证实使用基于性别、年龄、肺功能的GAP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慢性ILD的死亡风险,而试验中改进的ILD-GAP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慢性ILD亚型和疾病各个阶段的死亡率。
3 治疗
大致来讲,CTD-ILD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诱导治疗、维持治疗及其他治疗4个方面。
3.1 治疗时机
有学者提出,HRCT病灶范围≥20%或FVC%pred<70%时是治疗SSc-ILD的最佳时机。也有人认为,在病情进展时,即DLCO%pred降低大于15%或者FVC%pred下降大于10%时,也应及时开始治疗。
3.2 一般治疗
进行心肺康复锻炼、吸烟者戒烟是CTD-ILD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胃食管反流病是CTD-ILD患者,尤其是SSc-ILD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有学者提出应对无症状的胃食管反流患者也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提倡对所有CTD-ILD患者进行定期的超声心动图筛查。波生坦靶向治疗ILD患者所引起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可能是无效的。需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感染高危因素及感染征象,一旦发现,评估利弊后,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3 诱导治疗
3.3.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CTD-ILD患者接受诱导治疗时最重要药物。糖皮质激素的剂量、给药途径、疗程和减量方案由临床医师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决定。
3.3.2 环磷酰胺
对于大部分病情严重或快速进展的CTD-ILD患者,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是基本治疗方案。
由于骨髓抑制、增加感染风险、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率等原因,环磷酰胺在CTD-ILD患者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病情重或病情进展迅速地CTD-ILD患者中才开始加用环磷酰胺,一般建议静脉给药。
3.4 维持治疗
诱导治疗结束,便可开始维持治疗。维持治疗药物主要是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对其耐受性较好的药物,如硫唑嘌呤、霉酚酸酯、他克莫司。
3.4.1 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常用作CTD-ILD患者的维持治疗阶段。一般来说,硫唑嘌呤是一种耐受良好的治疗药物,在诱导治疗结束后用硫唑嘌呤进行维持治疗可有效维持肺功能的稳定。
3.4.2 霉酚酸酯
CTD-ILD的治疗方案中加入霉酚酸酯在目前越来越受到临床一线医师的欢迎。将霉酚酸酯用于CTD-ILD的最大研究是一个包括125例CTD-ILD患者的队列,其平均年龄是(60.4±11.6)岁;大多数患者给予3 g/d的霉酚酸酯治疗,试验结果显示霉酚酸酯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该项研究也提示霉酚酸酯与FVC和DLCO的改善有关,且耐受性良好。
3.4.3 他克莫司
有研究人员将49例CTD-ILD患者分为2组,一组接受传统治疗,即高剂量泼尼松龙(0.8~1.0 mg·kg-1·d-1)加环磷酰胺(500 mg/m2,每月1次),另一组同时接受他克莫司和传统治疗,治疗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他克莫司组患者的无病及无事件生存期都比传统治疗组显著延长。
3.5 其他治疗
3.5.1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对部分病情严重或病情快速进展的CTD-ILD患者可能是有效的。2017年7月发表的一项比较利妥昔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作为CTD-ILD患者生物学治疗的死亡率的研究,该研究提示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与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相比,前者死亡率更低。呼吸道感染是利妥昔单抗治疗CTD-ILD患者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事件。
3.5.2 抗纤维化药物
目前还没有针对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这2种药物在CTD-ILD患者治疗中的相关大型研究。
3.5.3 肺移植
对于复发及严重病例,可以考虑肺移植,肺移植是CTD-ILD治疗的最后手段。对于某些CTD-ILD患者,肺移植是相对安全的,在疾病后期应该考虑在内。
3.6 治疗总结
糖皮质激素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是CTD-ILD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主要用于病情严重或病情快速进展的患者。生物制剂、抗纤维化药物及肺移植对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的患者可能是有效的。一般治疗措施(例如吸氧、戒烟和心肺康复锻炼)以及治疗合并症或加重因素(如胃食管反流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感染)应同时考虑在CTD-ILD治疗计划中,成为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
4 总结
新的自身抗体、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以及影像学方面的进步将使CTD-ILD的诊断方法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灵敏,对预后的评估或许也可以更加准确、简单。大型的、多中心的、设计良好的国际临床试验有助于为各种类型CTD-ILD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来源:国际呼吸杂志 作者: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黄莎 李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