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钟南山院士、周承志教授团队针对肿瘤相关肺损伤提出了分级、分型、分期的精准管理模式|中国之声 呼吸力量

2024-10-25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2024年10月1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CMJ)在线发表综述“Cancer therapy-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图1)。随着肿瘤治疗方式的发展和新药的出现,以肿瘤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ancer therapy-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T-ILD)为主的肿瘤呼吸病学(Oncology-Respirology)逐渐成了临床的关注焦点。本综述总结了CT-IL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并综合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总结了完整的诊断流程、提出了分级、分型、分期的个体化精准管理模式

微信图片_20241022135945.png

图1.Cancer therapy-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T-ILD的发病机制



目前研究表明,抗肿瘤治疗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CT-ILD的发生。抗肿瘤治疗可通过直接或经机体生物转化后产生的细胞毒性、产生活性氧(ROS)、诱导磷脂沉积、增加内皮通透性等对肺泡上皮、气道上皮细胞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损伤;亦可作为半抗原或模拟抗原激活免疫细胞,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继而对肺正常细胞产生损伤,最终导致CT-ILD的发生(图2)。


微信图片_20241022140047.png

图2 肿瘤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ILD)的病理生理学


CT-ILD的临床特征


CT-ILD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CT-ILD可起病隐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可能急性起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烧、疲劳、胸痛或咳血等症状。其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常见的类型包括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样改变(UIP)、组织性肺炎(OP)、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过敏性肺炎样改变(HP)和单纯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样改变(PEo)。病理表现也具有多样性,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HP、OP、DAD、NSIP、嗜酸粒细胞性肺炎、肺出血和肉芽肿性肺炎。


CT-ILD的诊断流程



CT-ILD是一种排他性诊断,常见需考虑的鉴别诊断包括肺肿瘤进展、感染性肺炎、肺水肿和肺栓塞。但是由于早期治疗对改善CT-ILD的预后至关重要,且有时可能无法快速或完全排除其他疾病和并发症,因此在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尤其是在重症病例中,并不强制完全排除所有其他可能病因。因此,患者的CT-ILD诊断可以分为明确的、很大可能的或可能的。下面是诊断流程(图3)


微信图片_20241022140227.png

图3 肿瘤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ILD)的诊断流程图


CT-ILD的分级、分型、分期临床管理体系



基于CT-ILD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1-5级,目前,CT-ILD的治疗主要以激素治疗为基础、基于分级进行波动性管理(图4)。除糖皮质激素基础治疗以外,可根据CT-ILD的分型和分期给予其他对症治疗,进一步提高CT-ILD的疗效和预后。


基于病情和病因,CT-ILD可以分为单纯型、诱导型和混合型。诱导型是指患者免疫微环境在其他药物、病毒、放疗等诱导下发生了改变,进而在加入抗肿瘤治疗时所导致的CT-ILD。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建议除了停用抗肿瘤治疗,还需停用可能的诱导剂;此外,考虑病毒诱导时应予抗病毒治疗。混合型定义为合并感染、肿瘤进展等的CT-ILD。除基础治疗外,混合型患者还需治疗合并疾病,如抗感染、抗肿瘤治疗等。


由于就诊时间、患者个体严重程度及疗效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肺组织的损伤和修复的动态过程在临床特征上表现出阶段性的差异。CT-ILD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急性期应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抗炎治疗为主,而慢性期则需考虑加入抗纤维化治疗。


微信图片_20241022140337.png

图4 CT-ILD的分级、分型、分期临床管理体系


随着癌症治疗的增加,CT-ILD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如何实现CT-ILD的精准识别和诊断、给予患者更有效、个体化的治疗仍是一大临床难题。目前,分级管理的实施已被证明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促使我们提出了一种联合分级、分型和分期的更个性化的管理体系。未来,通过进行CT-ILD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的相关研究,将进一步有效完善CT-ILD的管理、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 期 作 者



图片

周承志 医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常务副主任

  •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重症肺癌”、“肿瘤呼吸病学”等概念,并牵头发表第一版“重症肺癌国际共识”“肺癌合并COPD诊疗国际共识”

  •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主委
第二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第五届“羊城好医生”第一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


图片

邓海怡 


  • 在读博士

  • 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0余篇

图片

杨伊霖


  • 在读博士

  • 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5篇


来源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