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中原心脏病学大会、河南省心血管病学年会和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将于2019年11月21日至24日在郑州举行。22日,主题为“大道至简,助力达标”的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为了将更多的先进理念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并希望会前展开积极互动式的讨论,近日本报编辑特别对高血压诊疗领域的核心专家、本次会议讲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源源教授进行了专访,现采集要点如下:
Q:近年来,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相继更新高血压指南,作为我国高血压诊疗领域的核心专家,请您谈谈各国指南传递关键点的不同?同时也请您谈谈各国指南在高血压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共识?
A:2017年11月14日,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正式发布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美国此次新指南的公布,反响是最大的。首先是高血压定义的变化,新的高血压定义>130/80mmHg诊断为高血压,由于定义的变化美国新增了3100多万高血压病人。美国指南除了定义的变化,还传递了很重要的信息:每一个高血压病人在决定他的治疗策略之前都要做心血管风险分层(ASCVD风险分层),当10年的 ASCVD风险≥10%时需启用药物降压治疗。因此新增的3100万病人经过危险分层,只有约430万需要药物治疗,其余的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措施。所以美国指南传递的最主要的理念是治疗防线的提前,越早干预越简单,花费越少。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同欧洲、日本指南一样,仍然沿用≥140/90 mmHg的高血压定义,同时我国指南也强调在进行血压测量判定的同时要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在危险分层里我们增加了血压正常高值这些人群的危险分层,血压正常高值的患者如果属于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纵观各国指南高血压治疗理念的共同的特点:第一、防治理念的前移;第二、在经过血压测量+危险分层共同筛选后,心血管疾病高危以上患者需要强化治疗。由此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控越来越强化,治疗越来越精准。
Q:在血压分层管理方面您的经验和策略是?
A:由于治疗理念的变化,因此,血压危险分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国家既往的高血压治疗大部分是测量了血压,血压不达标,马上就采用药物治疗,但事实上,每一种药物的药理机制是不同,干预的重点不一样、靶器官的保护不一样,每位患者的病情走向也不一样。只有经过危险分层,才能知道病人的靶器官损害情况,哪个器官需要更多保护,给予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方案,干预个体化的病生理干预的机制。
建议我们国家的高血压防控应该树立这样的概念:除了测量血压,每个患者都应该进行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综合情况评估,这样的治疗才能更精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个体化治疗。
Q:中国指南强调:SPC是联合治疗的新趋势,您的观点是?
A:联合治疗成为高血压治疗新趋势,SPC是联合治疗新趋势中的新趋势
进行了危险评估后,对于合并了多种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坏的患者,起始单药已经不能满足控制血压的需求,联合治疗成为新趋势。联合治疗分为临时联合和固定复方,固定复方在研发过程中通过优化的药物成分配比和剂量配比,疗效最优而且安全可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推荐的优化联合方案为ARB+ D-CCB、ACEI+ D-CCB、ARB+氢氯噻嗪类利尿剂、ACEI+氢氯噻嗪类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D-CCB,明确推荐RAS抑制剂(ARB/ACEI)+ D-CCB /利尿剂为优选治疗方案,目前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RAS抑制剂具有降压以外的靶器官保护和糖代谢改善作用,因此以RAS抑制剂为基础的SPC受到了众多指南强烈推荐。SPC能够优化降压效果,简化治疗方式,强化患者依从性,给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提供了新的选择。优化的降压组合可最大程度地提高降压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因此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趋势。
Q:请您谈谈,单片复方制剂(SPC)在基层的应用情况及建议?
A:我们在做高血压达标工程时了解到,我国乡镇卫生院有相当多的医师应用起始联合治疗方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在应用起始单片复方制剂(SPC)治疗,在考核基层高血压管理效果时,对于血压未达标的患者使用单片固定复方的比例是一个考核的硬指标。
在欧洲的调查中显示血压不达标的2个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依从性和医生的医疗惯性,而单片复方制剂(SPC)可以改善以上2个问题。
多项大型循证研究表明SPC能大幅度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在中国开展的CHINA STATUS Ⅱ 研究显示单药治疗未达标高血压患者,换用缬沙坦/氨氯地平(80/5mg)SPC治疗8周。结果显示可使76.8%单药不达标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SPC作为起始降压治疗与自由联合相比达标率更高,且更早达标。美国一项电子病历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50%的患者达标时,起始单片复方制剂比起始自由联合治疗缩短达标时间74 天(195 对269,P<0.001)。与自由联合相比,SPC治疗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能够更好地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并且,SPC作为联合降压治疗依从性更高,更经济。CHINA STATUS Ⅲ登记研究显示,以缬沙坦/氨氯地平(80/5 mg)SPC为基础坚持治疗1年,患者平均服药天数达311.5天。因此,SPC 治疗血压达标率更高,更早达标;可带来靶器官更早更多获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同时依从性更好,治疗费用更低。所以建议基层医生将单片复方制剂(SPC)的临床应用纳入硬指标,引入临床路径,简化治疗流程,助力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文轩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