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未下载壹生APP的用户,点击上方绿色【下载/打开APP】,可下载指南;已下载的用户,可直接查看。】
9102年,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啥是养生?
盘点当代年轻人四大养生理念
保温杯里泡美式,冰啤酒里泡枸杞,熬通宵后敷面膜,蹦迪莫忘带护膝。
别笑,为啥要养生?当然是为了防病!
就拿心血管疾病来说,还真有高危人群。
提到高危人群,你能想到?码农?高管?
No,No,No,还有可能包括你!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18岁~39岁之间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100 mg/dl,与患冠心病(CHD)的风险增加64%相关,且这种相关性独立于此后的危险因素暴露,也就是说无论老了之后(40岁之后)血脂是啥水平,都是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此处,小编给大家做个单位换算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00 mg/dl=2.6 mmol/L。方便您赶紧翻翻最近的体检报告,对照一下!
100 mg/dl,是个啥概念?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文末可下载指南全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理想水平即为100 mg/dl(2.6 mmol/L)。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
最新版美国胆固醇指南(2018 AHA/ACC胆固醇临床实践指南)(文末可下载指南全文)中也明确建议最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维持在100 mg/dl(2.6 mmol/L)以下。
可见100这条线,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说完血脂,我们必须得再关注一下血压
该研究同时指出,收缩压(SBP)≥130 mmHg,与收缩压水平120 mmHg以下人群相比,与心衰(HF)风险增加37%相关;舒张压(DBP)≥80 mmHg,与低于80 mmHg人群相比,与心衰风险增加21%相关。这种相关性同样独立于此后的危险因素暴露,也就是老了之后,无论血压水平控制得多么好,依旧与心衰风险增加相关!
也就是说
“年轻时拼命挣钱,年老时用钱买命。”这如意算盘,可能要失算了。
近4万人参与、随访长达17年的研究,并不是吓唬你
这项研究纳入来自6个美国队列的36030例受试者,研究旨在观察入组个体从青年期到晚年的生命历程,记录并分析其18岁及以后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风险因素轨迹。
▲ 六个队列的基本情况
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7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了4570例冠心病、5119例心衰和2862例卒中事件。
血压与冠心病
与舒张压小于70 mmHg相比,舒张压在70~79 mmHg与冠心病风险增加8%相关;80 mmHg以上与增加21%相关。
血脂与冠心病
与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00 mg/dl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在100~129 mg/dl之间,与冠心病风险增加62%相关,在130~159 mg/dl之间,与冠心病风险增加89%相关,大于160 mg/dl,与冠心病风险增加103%相关。
血压与心衰
年轻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与老年患心衰的风险独立相关。与收缩压小于120 mmHg相比,大于130 mmHg与心衰风险增加37%相关。与舒张压小于80 mmHg相比,80 mmHg及以上的舒张压与心衰风险增加21%相关。
研究者说
血压和胆固醇是主要的心血管可控危险因素,年轻时候不注意饮食和休息,体检发现血压和血脂异常也不注意去控制,等到40岁之后再想着改变可能真的就晚了。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结果提示,18到39岁这个年龄段,是控制血压和血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控制都住、控制得好,就有望预防40岁之后罹患心血管疾病。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可能二十多年,还没到头,就落下“病根”?
所以还等啥,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