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做好这几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之外,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CKD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
那么,如何保护CKD患者的残存肾功能,延缓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呢?
1.调整生活方式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建议CKD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参加能耐受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次,每次30min);保持健康体重,维持BMI在18.5~24.0 kg/m2;戒烟;规律作息,避免疲劳;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
2.营养治疗
蛋白质摄入:对于非糖尿病CKD G1、G2期患者,原则上宜减少摄入蛋白质,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1·d-1,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1·d-1;从G3期起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0.6g·kg-1·d-1。
盐摄入:成人CKD患者钠摄入量<90 mmol/d(氯化钠5g/d)。
3.控制蛋白尿
过多的白蛋白等蛋白质经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可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细胞,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糖尿病CKD患者尿蛋白控制目标应为UACR<30mg/g,非糖尿病CKD患者尿蛋白控制目标为UACR<300mg/g。
4.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CKD常见并发症,其本身可导致肾损害,也可促进CKD进展,还能引起心、脑及周围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更使CKD患者预后不良。
血压控制目标
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UACR≤30 mg/g时,维持血压≤140/90mmHg;UACR>30mg/g时,控制血压≤130/80mmHg。
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降压药物,做到个体化治疗。常用降压药物如下:
整理自《高血压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2)》
5.控制血糖
高血糖造成的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代谢异常是肾损害的病理基础。
血糖控制目标
HbA1c目标值为7.0%以下。糖尿病患病时间短、预期寿命长、无心血管并发症并能很好耐受治疗者,可更加严格控制HbA1c(<6.5%);预期寿命较短、存在合并症多或低血糖风险者,HbA1c目标值可放宽至8.0%。
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eGFR水平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防止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糖尿病肾病 早期由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需求可能增加;当进展至G3b至G5期时,肾脏对胰岛素的清除减少,胰岛素需求量可能下降。降血糖药物的调整见下表:
注:粗实箭头:正常剂量使用;细实箭头:调整剂量;虚线箭头:慎用(整理自《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
6.控制血脂
血脂异常是促进CKD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介导CKD患者心脑血管病变、肾动脉粥样硬化和靶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升高的血脂成分和异常的脂质组分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糖化低密度脂蛋白可损伤肾 小球固有细胞和肾小管-间质组织,促使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血脂控制目标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史或eGFR<60ml·min-1· (1.73m2)-1等极高危患者的LDL-C水平应<1.8mmol/L,其他患者LDL-C水平应<2.6mmol/L。
7.控制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也是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引起急性肾损伤(急性尿酸性肾病)、CKD(慢性尿酸盐肾病)及尿酸性肾石症,并加速CKD的进展。而肾功能下降又使得痛风的发生风险增加。
尿酸控制目标
尿酸盐肾病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为<360μ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为>300μmol/L,但血尿酸不应<180μmol/L。CKD继发高尿酸血症患者,当血尿酸>480μmol/L时应干预治疗。
8.谨慎用药
注意应根据eGFR水平调整CKD患者的用药剂量。eGFR<45 ml·min-1·(1.73 m2)-1患者在一些药物诱导下发生急性肾损伤风险会增高,应暂停或减量有潜在肾毒性和经肾排泄的药物,如RAASi、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二甲双胍、地高辛等。CKD患者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或蛋白营养品。
来源:整理自《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 诊断及防治指南 2022年版》、《高血压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