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时隔4年!全球首个CRISPR人体Ⅰ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安全有效

2020-04-3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基因编辑

4月28日,Nature Medicine期刊发表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显示,使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编辑的T细胞在临床上治疗肺癌是安全可行的。 

微信图片_20200430163535.jpg

时间拨回到2016年7月21日,Nature官网发布消息,中国科学家将开展全球首个CRISPR人体Ⅰ期临床试验。这一试验正是卢铀教授团队所领导,他们利用CRISPR技术编辑的T细胞治疗化疗、放疗以及其它疗法治疗无效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微信图片_20200430163616.jpg

卢铀教授 

该试验的具体思路是,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出T细胞,然后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PD-1基因。该基因是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开关,删除它能够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经CRISPR编辑后的T细胞在实验室中扩增后,再回输到患者血液中。研究小组希望,经过改造的T细胞经过血液循环能够回到癌症部位。 

2016年10月28日,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细胞人体注射完成。这一消息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肿瘤学家对CRISPR技术进入到癌症治疗领域感到振奋。

微信图片_20200430163707.jpg

如今,4年过去了,卢铀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进一步证实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具体来说,这项Ⅰ期临床试验一共招募了22名肺癌晚期患者进行测试。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可行性,次要终点是功效。根据最新的试验结果,22名招募患者中,有17名患者基因编辑后的免疫细胞足够进行回输治疗,其中有12名最终能够接受治疗。

微信图片_20200430163724.jpg

试验流程
关于安全性方面,接受基因编辑免疫细胞回输治疗后,所有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1/2级。

关于有效性方面,输注后在外周血中可检测到编辑过的免疫细胞。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7周,中位总生存期为42.6周。

众所周知,脱靶效应是CRISPR技术在应用上重要的限制因素。在这项试验中,通过二代测序,在18个候选位点中,脱靶事件的中位突变频率为仅为0.05%。 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T细胞的临床应用通常是安全可行的,未来的试验应使用改进的基因编辑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来源:生物探索 中国生物技术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