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没有胸痛的心梗,对医生来说犹如梦魇一般!

2021-01-06作者:壹声经验
非原创

临床上典型的心梗发作,胸骨后出现压榨性、闷胀性、窒息性疼痛,可放射至肩胛区,左上肢内侧。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出冷汗、恐惧感、濒死感,这个我们可以快速诊断,立即送至上级医院抢救。


但是,我们最担心的是碰到不典型的,临床上的三高病人、老年人、亚健康人群,接诊这些患者时一定要谨慎。否则可能出现误诊、漏诊,还可能会因此吃官司。


没有胸痛的心梗


案例一


患者,女,48岁,糖尿病十年,平素不按时服药,血糖控制不佳,波动于10~15mmol/L之间,于2016年7月10日无诱因突发昏迷,送至县医院抢救,当时测血糖28 mmol/L,诊断为糖尿病昏迷。给予对症处理,结果病情一路急转直下,患者迅速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后经家属同意尸检,诊断为急性心梗。院方给予了患者家属赔偿。


分析

这例患者可能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自主神经损伤,因此在发生急性心梗时,无明显胸痛发生,从而掩盖了心肌梗死的症状而导致误诊。


提示

如果有所怀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给患者做心电图。


案例二


卓先生今年55岁,近一周来每天活动后会出现头痛,一般休息后症状好转,但这一次头痛加重5小时仍然未能缓解,只好来医院看急诊。


医生只见他满头大汗,诉说头痛剧烈,没有恶心呕吐,没有胸部疼痛不适。卓先生近一周头痛时测血压138/90 mmHg左右,并未明显升高,因此未去看病。


另外,既往他有高血压病史5年,一直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在135/90 mmHg左右。既往他没有其他慢性病史,不抽烟,不喝酒。


来急诊后,测血压140/90 mmHg,头颅CT结果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1 mV左右。急查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利钠肽原和心脏超声。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发现多处冠状动脉严重闭塞,给予植入支架开通血管,后患者头痛完全消失。


分析:为什么心梗发作会头痛?

目前对心梗发作表现为头痛多认为是牵涉痛机制,导致大脑误判胸痛为头痛:中枢常把由心脏传入的疼痛信息误认为来自躯体,患者可以出现心脏邻近器官如肩部、上腹部,甚至可放射至颈部和面部,这就是"心脏痛"所致的牵涉痛。


很多学者认为,心脏性头痛也可能是由于支配头部表面的痛觉神经与心脏的交感神经有共同的神经传导通路所致,因此也属于牵涉痛的一种。


也有学者认为,急性心肌缺血可使心脏输出血液量减少,从而颅内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颅内压增高和头部缺血性头痛。


提示

如果头痛发作,特别是劳累、活动有关的头痛反复发作,如果患者有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应当考虑缺血性心脏疾病的可能,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防止误诊或漏诊。


5大心梗不典型症状


1. 突然出现严重的心慌感(在无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下)出冷汗,胸闷等要考虑是否为急性心梗。


2. 年龄超过35岁的患者,疼痛如果发生在口腔与脐部之间的位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进行心电图检查。


3. 在慢支病史上,突然胸闷气短,憋气加重,与肺部体征不符合者。


4. 在高糖病史基础上,突发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大汗,血压下降者!


5. 突然上腹痛、恶心、呕吐,伴大汗淋漓,无不洁饮食者,年轻人更要注意!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快资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