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关于肿瘤标志物的一些疑惑,这篇文章都讲清楚了!

2021-04-1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其他

关于肿标的3个问题

问题一 “肿标”升高就得癌了?


肿标升高并不能说明患癌,只能用于癌症的辅助诊断。


一些良性疾病和状态也有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升高。


比如:


● 胆道梗阻、胃炎、炎性肠病、吸烟可能造成CEA增高;


● 胰腺炎、胆道疾病、肝硬化患者CA19-9可以升高;


● 月经期、盆腔炎症、妊娠可能造成CA125增高。


所以很难单凭某项肿标升高就诊断是否患有癌症,更不能确定是哪一种癌症,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问题二 “肿标”正常就不会得癌了?


很多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的阳性率并不高,并不能全靠肿标来发现早期癌症。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因为肿标正常就忽视了筛查体检,导致最后发现癌症时已是晚期。


目前临床上可以作为早期癌症筛查的肿瘤标志物有以下几个:


肝癌指标:AFP


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酗酒者、有肝炎家族史者等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复查血清AFP并进行B超等进一步检查。


专家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肝癌某些睾丸肿瘤AFP也会升高。


胆囊指标:CEA/CA199


如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有较大胆囊息肉患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检查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胰腺癌指标:CEA/CA199/CA125


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长期吸烟饮酒、有慢性胰腺炎发作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通过CA199、CA125、CEA筛查。结合CT、磁共振进行筛查。


专家提示:

40岁以上,特别是50岁以上又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要注重筛查。


前列腺癌指标:PSA


建议大于50岁的中老年男性每年检查PSA和直肠指检或前列腺超声,而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可从45岁就开始。


专家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肝癌某些睾丸肿瘤AFP也会升高。

卵巢癌指标:CA125


根据临床医生判断,高危女性可于30~35岁起考虑每3个月~1年1次血清CA125和阴道超声检查。


但并非所有癌症都可以通过肿标来筛查,有些癌症其实目前并没有发现对应的肿瘤标记物。


想早期发现癌症,一定要针对不同癌症的高危人群分别进行更针对性的筛查。


微信图片_20210416104025.png


问题三 查“肿标”究竟有什么用?



肿瘤标志物最主要的作用除了辅助诊断癌症以外,主要是对肿瘤患者手术、化疗、放疗的疗效进行监测。


比如:肿瘤患者手术后如果肿瘤标志物也随之下降,可能就提示治疗有效;


如果肿标下降缓慢、不明显,则可能提示治疗效果欠佳。除此之外,肿瘤标志物也是监测肿瘤是否有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


比如: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前PSA升高,术后PSA下降至很低,随访过程中再次升高,就提示肿瘤复发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210416104028.png


每种肿瘤标志物能对应一种或几种肿瘤,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210416104029.png


作者: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尤安民

文章首发自尤医生聊甲状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