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癌症筛查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癌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症状后才去就医,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是中晚期,导致患者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这些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很低,临床疗效较差,生存期较短。而且,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因此,癌症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高发癌症的筛查方法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癌症筛查刻不容缓!不同的癌种有不同的筛查手段,所以定期接受癌症早期筛查,并且选择行之有效的筛查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1.胃癌
对于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有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表1)。
表1 胃癌筛查方法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4)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高盐、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
其中,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需要每年胃镜检查一次;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需要每2年胃镜检查一次;胃癌低危人群(0-11分)需要每3年胃镜检查一次。
2.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发病率排第3,死亡率排第5的肿瘤,通过CRC筛查和切除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可以显著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直肠癌常见的筛查方法有粪便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表2)。其中,结肠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
表2 结直肠癌筛查方法
何时开始与结束筛查?
(1)美国癌症协会(ACS)建议,年龄在45岁以上且有CRC平均风险的人群,应根据其偏好和检测可及性定期接受粪便检查或影像检查;
(2)身体健康,平均寿命超过10年的成年人继续进行CRC筛查至75岁;
(3)76至85岁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历史,制定个体化CRC筛查策略;
(4)超过85岁的人群,不建议继续进行CRC筛查。
哪些是高危因素?
指南指出,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在45岁以前就进行结肠癌的筛查(表3)。
表3 结直肠癌高危因素
3.肝癌
据世卫组织报告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大多数肝癌患者因发现得太晚而无法治愈。因此,肝癌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肝癌的筛查目前尚无金标准,但定期进行血甲胎蛋白(AFP)测定与上腹部B超检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建议至少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当AFP增高或发现可疑病灶时需进一步做上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小肝癌。
我国肝癌的筛查对象主要是肝癌高危人群(表4)。
表4 肝癌高危人群
文章转载自人卫助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