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实用!4种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2021-03-1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前言

儿童不同于成人,身体处于敏感、变化的阶段,药物使用必须非常谨慎。药物随体重、体表面积的不同,也要适时予以变化。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用特别的方法来计算安全剂量。今天就让小编带您看看如何计算小儿药物剂量。


01

  • 体重计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

  • 每日(次)剂量=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 必须连续使用数日的药,如抗生素、维生素等,都按每日剂量计算,再根据药物半衰期分次服用;而对于临时对症治疗用药如退热、催眠药等,常按每次剂量计算。

(注意:儿童体重以实际测得值为准)


02

  • 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比体重计算方法准确,但是并不常用。一般涉及基础代谢、肾小球滤过率等情况时,会采取该类方法。

  • 该计算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常用于安全范围窄、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激素等。


儿童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如体重<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 ×0.035 + 0.1 ;

如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 05。


(1)药品说明书按体表面积已推荐儿童用量:

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每次(日)剂量/ m2

(2) 药品说明书未按体表面积推荐儿童用量: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 m2


03

按儿童年龄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可按年龄计算,这种方法胜在简单易行。


现给出参考公式:

1岁以内的剂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的剂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Fried公式:婴儿剂量=月龄×成人量/150 

Young公式:儿童剂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

04

有些药物并未提供儿童剂量,但临床需使用时,可参考成人体重法计算。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70)


缺点: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


注意: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较多。

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所需剂量应相对大些,50~70的数字也取得小一些。


补充说明

采用上述任何方法计算的剂量,还必须与病儿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药物用量,如:新生儿或小婴儿肾功能较差,一般药物剂量宜偏小;但对新生儿耐受较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则可适当增大用量;须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的药物,如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磺胺类药或青霉素类药物剂量也应相应增大。


用药目的不同,剂量也不同,如阿托品用于抢救中毒性休克时的剂量要比常规剂量大几倍到几十倍。


首发于云鹊医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