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吉大一院血液科靳凤艳教授在2019年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年会作口头报告
(通讯员 于姗姗)
2019年12月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靳凤艳教授代表课题组在2019年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年会上作了口头报告,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与肿瘤精准医学实验室联合完成的一项关“IRF4在MM细胞中表达和功能的调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IRF4,即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是一种转录因子蛋白,作为多发性骨髓瘤中重要分子靶点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靳凤艳表示,课题组的研究发现, IRF4并非在所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表达,而原癌基因MYC既不仅受IRF4调节,也不是IRF4的唯一下游靶基因。根据IRF4及其下游原癌基因MYC的表达水平,多发性骨髓瘤可以被分为至少三个分子亚型:一是IRF4高表达、MYC高表达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调节治疗非常有效;二是IRF4高表达、MYC低表达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原癌基因不会立刻起效;三是IRF4低表达、MYC高表达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要进一步探索分子机制。
该研究发现,与大多数癌基因突变不同,多发性骨髓瘤中IRF4突变为功能失活突变(loss-of-function),是一种预后良好的标志。因此,该研究的发现不仅有利于解析骨髓瘤耐药(包括来那度胺、硼替佐米)的耐药机制,也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精准分型和治疗(特别是针对IRF4和MYC的靶向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