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为了更好的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PCI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就为您盘点一下PCI术后的6类冠脉并发症。
无复流、或慢复流
无-复流指冠脉原狭窄病变处无夹层、血栓、痉挛和明显的残余狭窄,其血流明显减慢(TIMI0-1级现象);慢-血流现象指TIMI Ⅱ级。
无复流现象主要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包括痉挛、栓塞(血栓、气栓等)、氧自由基介导的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被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堵塞和由于出血导致的心肌间质水肿。
预防:术前充分的血小板抗凝;避免反复后扩张;高危病人要注意:如静脉桥血管病变等。
处理:(1)冠脉内给替罗非班、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硝普钠等,或送微导管至远端血管内注射以上药物。(2)循环支持如用多巴胺升压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3)通过引导管加压注入动脉血,试图清除微循环内堵塞或栓塞物。
冠脉穿孔
常见的原因有球囊或器械选择过大;硬钢丝或亲水导丝所致;旋磨等。
冠脉穿孔的分型:
1型:血管腔外局限性造影剂滞留,物外渗;
2型:心包或心肌内局部造影剂着色,但无喷射状外渗;
3型:造影剂经破口呈喷射状进入心包腔导致心包填塞。
预防:严格适应症,规范操作。
处理:局部球囊压迫、封堵,注入少量鱼精蛋白、凝血酶,扩容升压,心包穿刺引流/心包切开引流术;3型穿孔:覆膜支架、双层支架;远处栓塞:弹簧圈、明胶海绵、NCBA胶等。
冠脉夹层
指血管扩张部位造影可见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外造影剂滞留或内膜片。
IVUS(血管内超声)显示斑块碎裂和内膜撕裂,并在内膜和中膜之间新出现液性暗区。
常见于器械或技术原因,如导引导管操作不当;导丝、球囊、支架等选择不当等。解剖因素如扭曲、成角病变严重钙化、偏心性狭窄等均可以导致冠脉夹层。
预防:选择正确的手术器械;规范操作过程;钙化病变禁忌高压反复扩张。
处理:无临床症状、无缺血心电图表现的小损、血流TIMI3级近、远期预后好,不需处理。
小血管(直径<2.5mm)长期低压扩张,可以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大血管、夹层长度<20mm可使用支架完全覆盖夹层。
螺旋形大范围夹层可先后于远端、近端植入点状支架,完全封闭夹层。
支架两端小夹层若血流不受影响、不危及管腔则预后好。若IVUS显示假腔>50%,多普勒冠脉血流储备受损或有压差,则需植入第二个支架。
急性支架内血栓
常见于支架扩张不全;术中抗凝不够;停用抗血小板药;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小血管、血栓病变等。
可以分为急性:24小时内造影显示支架部位血栓;
亚急性:24小时后造影显示支架部位血流TIMI0-1级或1月内的猝死;
早期支架内血栓:30天内支架部位血管供血区心电图缺血或梗死改变;
晚期支架内血栓:30天-1年内出现支架内血栓;
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一年后出现支架内血栓。
急性冠脉闭塞
预防:正确选用器材:导引导管/导引钢丝;规范操作:导引导管深插、注射造影剂用力适当、导引钢丝由软至硬、球囊从小直径开始、支架覆盖病变(夹层);充分抗凝;保证PCI质量,如:支架覆盖病变(夹层)、支架扩张充分、贴壁良好、血流良好;对于高危患者,术后充分抗栓。
支架脱载
常见于病变未充分扩张时植入支架;病变弯曲、钙化;支架与球囊未贴紧;支架后撤被指引导管卡脱;经支架网孔进分支支架。
处理:取出支架,用一小球囊套入支架,扩张时取出;用另一钢丝与原钢丝缠绕,带出支架;伸进球囊,原位植入;再植入一支架将其压扁。
参考文献:霍勇,方唯一.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M].卫生部医政司.
来源:心希望快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