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随着疾病不断进展,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后,临床症状虽缓解,但其肺功能仍会不断下降,而且经常反复发生急性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COPD并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有的治疗药物没有任何一种可以阻止肺功能的不断下降。如果发展到严重肺气肿阶段,药物治疗的效果均不理想。
非药物治疗方面,内科肺减容是目前治疗COPD重要的呼吸介入方法,可通过多种方式萎缩掉没有功能的肺气肿的肺叶,扩大有功能的肺叶通气的空间,从而达到纠正通气血流比值,改善肺功能及患者症状的目的,这就是内科肺减容的机制(如图1、2)。
目前减容的方式有支气管内活瓣肺减容(EBV),肺减容弹簧圈减容,生物胶肺减容,热蒸汽减容。
其中EBV是最成熟的方法。目前EBV国外已做过超过20000例,世界上做EBV最多的德国海德堡Thoraxklinik胸科中心,2~5例/天,而国内2020年全年不到500例,目前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内科肺减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主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肺气肿明显的患者。内科肺减容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但其适应证却不尽相同。
经支气管镜置入EBV 来达到肺减容目的,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国外多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EBV 疗效的关键是靶肺叶无或低旁路通气,若检测后靶肺叶有旁路通气,则不宜行EBV置入。
弹簧圈肺减容是将一种镍钛记忆合金制成的弹簧圈,在支气管镜及X 线透视辅助下,将其推送至肺靶区,释放后自然卷曲呈记忆形态,牵拉相应的肺组织折叠、压缩,达到肺减容的目的。对于均质性肺气肿及异质性肺气肿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目前该技术还需要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组织密封剂封堵术是将组织密封剂注入靶肺泡组织内,人为造成炎症反应,利用纤维组织修复和瘢痕形成造成肺不张,从而达到肺减容的目的,异质性及同质性肺组织均可使用。但组织密封剂的使用均可引起炎症反应,目前该方法缺少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评价。
支气管镜热蒸汽减容术是利用热蒸汽导致靶肺区组织急性热损伤后形成瘢痕、萎陷,从而达到肺减容的目的。该技术在术后2 ~ 4 周时炎症反应达到最高峰,30天内发生呼吸相关不良事件较多,需要抗生素,甚至激素的对症治疗,但往往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获得显著的疗效。该项技术已获得欧洲的合格验证,国内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即将应用于临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从传统的药物治疗到目前的介入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我们有了更多的治疗方式的选择。
本文首发于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作者张德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