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院是否该为未婚女性冷冻卵子

2020-12-12作者:论坛报沐雨观点
其他

前不久,未婚女性枣枣(化名)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控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科侵权事件引起社会和公众关注。


2018年11月14日,枣枣去该科咨询冻卵事宜,支付相关费用并进行检查。12 月10 日,枣枣携带检查结果再次到该院就诊,检查结果确认其身体状况良好,符合冻卵条件,但医院以无法为单身女性提供冻卵服务为由拒绝。


那么,医生拒绝为健康的未婚女性冷冻卵子的要求能否得到伦理学的辩护?我们邀请著名生命伦理学者邱仁宗教授、雷瑞鹏教授对此进行分析。


枣枣案件,从生命伦理学的视角来看,需要讨论的问题主要有: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科医生拒绝未婚女性病人枣枣冷冻子的要求能否得到伦理学的辩护?


(2)去医院生殖科要求冷冻可以出于医学的理由(例如患癌症要化疗,化疗损害生殖机能,因此将卵行冷冻起来),也可以出于非医学(或社会的理由,如女性先追求学业或事业,将卵子冷冻起来,等学业或事业有成再生孩子)的理由,那么,因医学理由冻卵与因非医学理由冻卵有无伦理学上的区别?




Q1

受益大,还是风险大

冷冻技术为现在不能生育或没有准备好生育,但想要确保以后能怀孕的女性提供了一个选项。比如,如果女性患有某种影响生育能力的疾病,或治疗所患疾病采用的放射或化学治疗会可能会损害生育能力,那么在治疗前冷冻就能使之有可能以后怀有生物学孩子;有的女性现在不想生育,但希望保存年轻的子以备将来使用;还有的女性正在进行体外受精,但由于文化或宗教的理由不能冷冻胚胎,就可以现在选择冷冻


可以将冷冻的和伴侣或捐精者的精子结合怀上一个孩子,捐赠者可以是已知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胚胎可以被植入另一个妊娠的人的子宫(代理母亲);此外,冷冻卵还可以帮助不打算结婚的单身女性或男女同性恋者生育。


总之,冷冻卵为女性的生育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选项,以实现其生育权,即生不生孩子、生多少孩子以及何时生孩子的权利。


那么,冷冻卵的风险具体有哪些?


首先,是与使用生育药物有关的风险。在罕见情况下,使用合成卵泡刺激素或促黄体生成素等可注射的生育药物,会导致排或取巢迅速肿胀和疼痛(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腹泻,至于发展成更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综合征的可能性那就更为罕见了。


其次是取术并发症。使用抽吸针取偶尔会导致出血,肠道、膀胱或血管感染或损伤;此外,还有情绪上的风险。冷冻可以为未来的怀孕带来希望,但不能保证成功。如果用冷冻来生孩子,流产的风险将主要取决于子被冷冻时的年龄,年龄大的妇女流产率更高。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表明冷冻会增加婴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因此,冷冻本身对女性和未来孩子的风险是比较小的。根据受益-风险比的评估,冷冻本身在伦理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于2012年宣布,冷冻不再是一种实验性技术,这意味着它可以作为常规疗法进入临床实践,并鼓励因接受损害生殖器官的治疗而导致不育的女性采用冷冻卵技术,英国的公费医疗系统可报销这些女性冷冻卵的费用。


Q2

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分隔线

冷冻卵的医学理由


冷冻卵最常见的医学理由是癌症。许多治疗癌症的疗法会损伤生育能力。化疗和放疗都是对性腺有毒性的疗法,它们可能损害卵巢。卵巢损伤依赖于药物和剂量,并与治疗时的年龄有关,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即使较小的剂量也会使卵巢衰竭。


如果女性的特定癌症诊断和治疗计划给她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她可能会选择在接受癌症治疗前冷冻卵。事实上,鉴于冷冻卵已不再被认为是实验性的,各国的医生和医疗机构都将冷冻未受精卵作为一种“标准疗法”,以保留女性癌症患者的生育能力。


还有一些非癌症的疾病也可以作为冷冻卵的理由。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病是需要化疗治疗的,因此对生育能力有同样的风险;过早绝经会导致女性生殖年龄反常地提前结束;继承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但它确实会显著增加患乳腺癌和(或)卵巢癌的风险。


即使并未诊断为癌症,女性如果发现自己有BRCA突变,也可能会选择进行预防性乳腺/卵巢切除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在切除乳腺/摘除卵巢之前冷冻卵是一种保存未来生育能力的方法。


设法通过体外受精受孕的夫妇也有冷冻卵的需要。例如,男性可能无法产生精液。在供体精液不可得时,不能进行体外受精,冷冻为获取所需精子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以上所有这些以医学的理由冷冻都能得到伦理学的辩护,因为受益-风险比可以接受,尊重女性的自主性以及保护她们的生育权,符合这些女性的最佳利益。


冷冻的非医学理由


非医学理由冷冻也被称为“选择性”或“社会性”冷冻。非医学理由冷冻卵最常见的是缺少合适的伴侣,有时还有对年龄增长的担忧。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女性要专注于完成学业或事业的发展而推迟生育。直到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成熟,经济稳定,或者有情感支持后再生育。


然而,医生和医疗机构往往认为女性推迟生育是她们个人的决定,而忽视了她们所处的社会情境,那就错了。在所有的妇女群体中,推迟生育的稳定趋势已成为一种社会现实。


过去认为,与徐枣枣事件类似的避免与年龄相关的生育能力下降是冷冻的一个非医学理由。然而,细究起来这其实也是一个医学理由,即与年龄相关的生育力下降的“预防医学”。例如,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认为,为避免卵巢自然老化而保留生育能力“不能被视为一种与健康无关的偏好而不予考虑”。这表明,在冷冻卵的医学理由与非医学理由之间划一条截然分明的分隔线是很困难的。


冷冻卵可以帮助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和未婚人士生育。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和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异性恋的规范。在2013年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伦理委员会呼吁提供生育服务的机构“平等对待所有辅助生殖的请求,而不考虑婚姻/伴侣状况性取向。”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曾就单身女性生育问题表示: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并未禁止单身女性生育,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由此可以推出,未婚女性有要求冷冻的权利。


Q3

支持和反对冷冻的伦理学论证

支持冷冻的伦理论证


当不育被理解为一种疾病时,支持对不育进行治疗和保留生育能力的论证通常基于同样的辩护理由:医治和促进健康的身体功能是医学的职责。那么,如果不育是由疾病或由年龄引起的,这在道德上应该有区别吗?如果一位女性预期将来会不育,但目前没有,她设法采取预防措施以先发制人地解决不育问题,这不值得我们医生考虑吗?根据这一新的观点,这位30岁的女性在出现任何不育迹象之前就有远见地将自己的冷冻起来,就是一种“预防医学”。


许多支持非医学理由冷冻的伦理论证,都集中在冷冻对女性的解放潜力上。如果生物学差异是男女不平等的一个根源,那么冷冻就可以通过延迟妇女怀孕时间来帮助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冷冻子的诸多受益中,有促进就业平等、教育平等、择偶时间平等,其他受益还包括有更多的时间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等。


许多学者认为冷冻可以挑战使妇女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结构、赋予女性权力的“第二策略”,认为冷冻卵是“生殖平权行动(reproductive affirmative action)”。


还有些支持非医学理由冷冻卵的论证集中在知情同意的重要性。这些论证强调,权衡风险和受益的合适地方在知情同意的过程之中,这尊重了个人的决策和个人的价值观,并不需要涉及冷冻卵的医学和非医学理由之间是否存在道德上的重大差异的问题。


反对冷冻卵的伦理论证


反对冷冻卵以及认为至少应对冷冻卵以某种方式施加限制的人,往往强调冷冻卵造成的伤害。


首先是对妇女本身的伤害,包括带来虚假的希望和遭到商业剥削。考虑到40多岁的妇女冷冻卵的成功率非常低,不可否认商业剥削的潜力是存在的。


第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现有的数据表明,冷冻卵和体外受精出生的孩子在生理和发育方面没有任何统计学意义上的重大伤害。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父母年龄较大甚至是年迈的父母对孩子造成伤害的问题。高龄女性冷冻卵的成功率低以及对父母一方更有可能早逝的担心,这使人们有理由对冷冻卵和/或体外受精实施年龄限制。


最后,还有一些社会危害需要考虑,其中包括会加剧以谁有能力获得技术为基础的阶层分化,以及加强要求父母和子女之间必须有基因联系的家庭“生物本质主义”。


根据目前冷冻卵技术的发展,伤害论证已经不能成立。虽然冷冻卵的公平可及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但不能作为反对应用冷冻卵的根据。


来源:健康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