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两种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比较

2019-10-06作者:CMT快讯综述
其他

两种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比较

何双亮,史金麟,王承志,甘建辉,李 峰,吴雨思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较为常用的一  种手术方式,其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具有手术范围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多种优点,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 -3]。然而,研究显示[4,5],多数患者在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后可有程度不一的疼痛感,严重影响其   预后。因此,为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临床上逐渐将术   后药物辅助治疗应用于该病患者的治疗中,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物的一种,但临床上对于该药物剂量的选择   尚未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研究根据既往临床上已有的   用药剂量,对不同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缓解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后患者急性疼痛中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120 例进行研究,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年龄 29  ~ 68  岁,平均年龄( 45.8± 3.6) 岁; 另 60 例为观察组,患者年龄 30 ~ 69 岁,平均年龄 ( 46.9 ± 4.1) 岁;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性( P >0. 05) ( 表 1),可开展对比。

1.png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均行常规监测,并建立外周静脉通路; 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盐酸托烷司琼( 生产厂家: 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0173340) 5 mg、丙泊酚( 生产厂家: 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0093542 ) 1 ~ 2 mg / kg、顺阿曲库铵( 生产厂家: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0202) 0. 4 mg / kg、舒芬太尼( 生产厂家: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0054172 ) 0. 3  μg / kg静注治疗;  插入喉罩,行机械通气治疗;  麻醉维持:  以七氟醚( 生产厂家: 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73156)

 0.8 ~ 1. 3MAC 吸入治疗,并给予患者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 0.13  mg / kg; 维持术中 BIS 值为 40 ~ 60;手术结束前 30 min,观察组患者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生产厂家: 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0228) 0.09 mg / kg 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0.03  mg / kg 静脉注射治疗。手术封皮时,结束七氟醚吸入治疗,并给予患者阿托品( 生产厂家: 庆安威瑞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3020036) 1  mg,静注治疗及新斯的明( 生产厂家: 江苏浦金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0044811) 2  mg,静注治疗,以拮抗残余肌松效应; 患者清醒后,呼吸恢复满意后,将喉罩拔除。

1. 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苏醒情况,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等; ②比较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程度,包括拔除喉罩后 5 min、0. 5 h、2 h、4  h、8  h、12  h等;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进行,评分为 0 ~ 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6]; 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两组镇痛药物追加率进行对比; ④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麻醉前、给药后、苏醒期及恢复期) 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心率与收缩压。

1.   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以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行 t 与 χ2  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情况及苏醒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等指标方面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见表 2。

2.png

2. 2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镇痛药物追加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镇痛药物追加率方面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见表 3。

2. 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VAS 评分比较

拔除喉罩后 5 min、0.5 h、2 h、4  h 两组患者在 VAS 评分方面比较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但拔除喉罩后 8  h、12 h 对比,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见表 4。

3.png

2. 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

麻醉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对比均无较大差异( P> 0.05) ,给药后、苏醒期及恢复期两组各指标均有所变化,但两组间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见表 5。

4.png

3       讨论

乳腺癌为临床常见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7]。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则为近些年来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其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创伤性操作,其治疗过程中也极易给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如臂丛神经损伤、乳腺周围组织损伤等,引发术后疼痛[8   - 10]。而术后疼痛为机体生理及心理的一种复杂应激反应,极易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造成不良影响[11]。有研究显示[12,13],约有 40%的乳腺癌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可出现急性疼痛,若不及时对疼痛进行控制极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呼吸急促、 心率增加、烦躁不安等,甚至可引发血栓形成; 且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还可引发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而该症状则往往会持续多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上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镇痛处理以减少上述风险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属于强阿片类镇痛药物,是一种水溶型药物,其脂溶性较低; 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吗啡较为相似, 主要经激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而发生镇痛功效; 相对于吗啡而言,该药物可在达到相同镇痛效果的同时有效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14,15]。且该药物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等特点,通常在静脉给药后 2 ~ 3 min 便可起效,而用药后 5 min便可达到峰值; 另外,该药物的半衰期较长,约为 3.5  h,药物的作用时间则可持续 4  h,可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16,17]。且相对于吗啡而言,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更少, 安全性更高[18]。故而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乳腺癌改良  根治术急性疼痛患者进行处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19]。但对于不同剂量的应用效果临床上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本研究中对比分析了两种剂量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急性疼痛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   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等指标方面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 拔除喉罩后 5 min、0.5  h、2  h、4  h 两组患者在 VAS 评分方面比较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但拔除喉罩后8 h、12 h 对比,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镇痛药物追加率方面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 麻醉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对比均无较大差异( P > 0.05) ,给药后、苏醒期及恢复期两组各指标均有所变化,但两组间对比则均无较大差异性( P > 0.05) ,提示两种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患者手术情况、苏醒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均可取得   较为相似的效果;   但相对于小剂量羟考酮注射液而言,大剂量的羟考酮注射液可更好的提高镇痛效果,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

综上所述,采用高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急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改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程度的同时避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可在临 床上推广应用。但本次研究中所选用的样本量较小,且随访 时间较短,临床上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