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10月10日,瑞戈非尼正式进入国家医保乙类报销目录,预示着中国晚期结直肠癌、肝癌、胃肠间质瘤患者将以更经济的价格获取有效治疗药物,更多患者有了生的希望。
为了推进临床学术交流、促进肿瘤规范化治疗、提升患者的全程生存获益,本报特别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珉教授,邀请其就结直肠癌、肝癌靶向治疗进展及优化靶向治疗策略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1、作为肝胆外科著名专家,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外科治疗在肝癌诊疗中的情况?
张珉教授:近年来,随着肝癌诊断技术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升,肝癌治疗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在肝癌诊断方面,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肝癌的早期发现以及定位。未来,应加强影像学的精准度并探索新的肿瘤标志物,以便更早地发现早期病灶和微小病灶从而进行预警。
2、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不断被纳入医保目录,也成为解决治疗难的有力手段,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相继也被纳入更新的国家医保目录,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措施为肝癌治疗带来的转机?
张珉教授:十年前,肝癌治疗除了手术之外,还包括化疗及介入治疗,但对于肝癌晚期患者而言,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个人认为,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的问世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意义,这给肝癌患者全身系统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此次,瑞戈非尼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可以使更多经济困难患者用上有效治疗药物,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改善其生活质量。
审校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珉教授
编辑 | 阅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