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解读:
对于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多项指南都推荐肝素作为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尽管进行抗凝治疗,仍约有20%的CVT患者出现重度残疾或死亡。目前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CVT,但只有观察性研究评估了EVT对CVT患者的影响。近期发表JAMA上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血管内治疗对重症脑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导临床治疗和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
背景和目的:
EVT用于治疗CVT,主要是通过局部应用溶栓药物、机械取栓或两者联合应用。目前,只有非对照研究评估了EVT在CV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缺乏前瞻性研究,欧洲卒中组织指南对CVT没有推荐使用EVT治疗,而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建议仅对抗凝治疗后病情恶化的患者考虑EVT治疗。本研究目的就是验证与标准内科治疗相比,在标准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EVT是否可以改善重症CVT患者的临床预后。
方法:
TO-ACT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终点的随机临床试验,在3个国家(荷兰、中国和葡萄牙)的8家医院展开。本研究纳入经影像学确诊为CVT,且至少存在1个提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精神障碍、昏迷、脑出血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成年患者。患者随机接受EVT+标准药物治疗(干预组)或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主要结局是12个月时有良好预后的患者比例(mRS评分 0-1分),次要结局是6个月时mRS评分为0-1分的患者比例,6个月和12个月时mRS评分为0-2的患者比例,12个月时mRS评分,再通率以及与CVT相关的手术干预措施。安全结局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
结果:
本研究纳入并随机分配67例患者,其中33例(49%)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34例(51%)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稍大[中位数年龄,43(33~50)岁对38(23~48)岁],女性比例低(70%对79%)。干预组NIHSS评分的中位数为12 (7~20),对照组为12 (5~20)。干预组中有22例患者(67%)的12个月随访mRS评分为0~1,而对照组中有23例患者(68%)的mRS评分为0~1 (相对风险率,0.99;95%CI,0.71~1.38)。干预组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2%(n=4)对3%(n=1);P=0.20]。干预组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n=1)对9%(n=3);P = 0.61]。
图 12个月的mRS评分在意向性治疗人群中的分布
结论:
TO-ACT试验表明,EVT联合标准药物治疗对重症脑静脉血栓患者的功能预后无显著改善作用。
来源:重症卒中(编译 鲁启璇)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