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直面食管癌放化疗的攻坚之战,复旦中山专家团队全面解析“战略路径图”

2025-09-06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食管癌,作为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高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的制定始终牵动着临床医生与患者家庭的神经。在这场与疾病博弈的持久战中,以放射治疗(放疗)与化学治疗(化疗)为核心的"放化疗综合模式",凭借其多维度、全周期的干预能力,已成为贯穿食管癌治疗全程的关键战略武器——无论是为手术创造条件、替代手术根治,还是术后巩固疗效、晚期缓解症状,放化疗均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为助力基层医务人员系统掌握治疗规范,同时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科学认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孙太伟医生精心撰写本文,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解析食管癌放化疗的流程要点与技术细节。旨在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让患者及家属深入理解治疗逻辑,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配合诊疗,共同迎接康复曙光。


第一章:认识我们的武器——放疗与化疗的本质


要理解放化疗,首先需厘清两个核心概念。


放射治疗(Radiotherapy),常被形象地称为“照光”。但它并非普通的光线,而是利用由精密设备(如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射线(如X射线、质子束),如同一支配备了“GPS”的“隐形狙击步枪”,对肿瘤区域进行精准的定点打击。这些高能射线能直接破坏癌细胞内部的DNA结构,使其失去增殖能力并最终凋亡。其最大特点是局部性,疗效主要集中在受照射的区域内,对全身影响相对较小。现代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立体定向放疗(SBRT),能够实现“指哪打哪”,使高剂量辐射区的形状与肿瘤的形状高度吻合,同时有效避开周围的脊髓、肺、心脏等重要器官,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精准与安全。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则是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注化学药物来对抗癌细胞。这些药物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因此是一种 “全域作战”的全身性治疗。它的作用机制多是干扰癌细胞的增殖过程。其优势在于,不仅能攻击原发肿瘤,更能清剿那些可能潜伏在身体各处、尚未形成明显肿块的微小转移灶,从根本上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当放疗与化疗结合,便产生了奇妙的“协同效应”。一方面,化疗药物本身能杀死癌细胞;另一方面,它还能充当放疗的“增敏剂”,使癌细胞对射线更为敏感,从而大幅提升放疗的杀伤效果。这种“1+1>2”的合力,使得放化疗综合模式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


第二章:为何而战——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四大战略角色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分期、位置、身体状况等),为放化疗赋予不同的战略任务:


01
术前新辅助治疗(降期保术,为胜利奠基)

这是目前局部晚期食管癌最标准、最重要的应用模式。对于肿瘤体积较大或与周围重要组织关系紧密、初步评估难以彻底切除的患者,先行放化疗。


战略目标


缩小肿瘤(降期):使原本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或将姑息性切除转变为根治性切除。


提高RO切除率:使手术切除的边缘更干净,最大限度地保证肿瘤被完整移除。


清除微转移灶:在手术前及早消灭血液中的微小癌细胞团,降低术后远转风险。


考验肿瘤生物学行为:对放化疗反应良好的患者,通常预后也更好。


流程:通常进行约5周的放化疗,结束后休息4-8周,待肿瘤充分缩小、身体恢复后,再进行手术。


02
根治性治疗(无刀胜有刀,独当一面)

对于因高龄、心肺功能不佳或个人意愿等原因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同步放化疗可以作为一项根治性的替代方案。通过足够剂量的精确放疗和同步化疗,同样有望彻底摧毁肿瘤,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大量研究表明,对于部分类型的食管癌,其疗效可与手术相媲美。


03
术后辅助治疗(清扫战场,巩固成果)

手术后,若病理结果显示存在高风险因素,如淋巴结多发转移、切缘阳性(肿瘤未切净)或肿瘤侵犯深度较深,意味着“战场”可能仍有残敌。此时进行的术后放化疗,旨在进行彻底的“清扫工作”,清除任何残留的癌细胞,巩固手术成果,极大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概率。


04
姑息性治疗(缓解痛苦,守护质量)

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治疗目标已非治愈,而是尽可能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当肿瘤引发严重梗阻导致无法进食或侵犯引起疼痛、出血时,姑息性的放化疗可以迅速缩小肿瘤,有效缓解吞咽困难、疼痛等症状,为患者减轻痛苦,重获进食能力,意义重大。


第三章:一场精密的协同作战——放化疗全流程揭秘


放化疗的实施绝非简单“照光”和“打药”,而是一个高度复杂、多学科协作(MDT)的系统工程。


第一阶段:战前精密筹划(模拟与定位)


1. 体位固定:为确保每次治疗时身体位置毫厘不差,需为患者量身定制固定装置,如体膜、真空垫。这是所有精准治疗的基础。

2. CT模拟扫描:在固定好的体位下,进行专门的治疗计划CT扫描,获取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详细三维图像。

3. 靶区勾画(医生绘制作战地图):放疗医生像高级指挥官一样,在CT图像上一笔一笔地精确勾画“打击目标”(肿瘤区、需要预防照射的淋巴引流区)和需要重点保护的“友军”(脊髓、肺、心脏、正常胃组织等),这个过程至关重要。

4. 计划设计(物理师计算弹道):医学物理师根据医生的要求,利用强大的计算机计划系统,进行成千上万次计算,设计出最优的照射方案。计划需满足:靶区剂量充足均匀,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尽可能低。现代IMRT或VMAT技术能生成如“雕刻”般精准的剂量分布。


第二阶段:战时精准执行(治疗实施)


放疗通常每周一至周五进行,周末休息,让正常组织有机会修复,总疗程约5-6周。


每次治疗过程:摆位(10-15分钟)→ 影像引导验证(IGRT,确保位置绝对正确)→ 照射(仅几分钟)。患者独自在治疗室内,不会有疼痛或灼热感,但会听到机器运转的声音。


同步化疗:通常采用以铂类(如顺铂)和氟尿嘧啶(5-FU)或其口服替代药(如替吉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方案。可能是每周方案或每三周一个周期。化疗通常在放疗日进行。


第三阶段:战后恢复与支援(副作用管理与支持治疗)


放化疗在攻击癌细胞时,难免误伤快速增殖的正常细胞,导致副作用。但请坚信,绝大多数副作用都是暂时、可控、可逆的。


放射性食管炎:最常见也是最需关注的挑战。表现为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异物感,通常在放疗开始后2-3周出现。应对策略:


药物支持:医生会开具止痛药(从口服到贴剂,甚至静脉泵入)、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康复新液)和抑酸药。


饮食革命:这是战胜食管炎的关键!必须立即调整为温凉、细软、高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营养奶昔、匀浆膳、鱼汤、肉泥粥、酸奶、蒸蛋羹。绝对避免辛辣、过硬、过烫、粗糙的食物。少食多餐。


营养支持:如果经口进食无法满足需求,切勿犹豫使用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制剂(安素、能全素等)是首选。若口服困难,应及时与医生讨论放置鼻饲管或行胃造瘘(PEG),这绝非治疗失败,而是保障生命线、确保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战略支援,待恢复后可移除。


疲劳乏力:超过90%的患者会经历。应对之策是“听从身体的声音”,保证充足休息,但同时进行适度的、温和的活动(如短距离散步)已被证明有助于缓解疲劳。


骨髓抑制:化疗常见副作用,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白细胞低下时需预防感染;血小板低下时注意防出血;贫血则会加重疲劳。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升白针、升血小板针,或建议输血。


皮肤反应:照射野皮肤可能出现红斑、干燥、脱屑、瘙痒。应穿着宽松纯棉衣物,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轻轻拍干,避免搔抓和日晒,可使用医生推荐的保湿剂。


恶心呕吐:现代止吐方案已非常成熟,可在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效果显著。


至关重要的是:出现任何副作用,都必须及时、主动地与主治医生、护士或营养师等专业医疗团队沟通。他们拥有丰富的“支援方案”,能帮助患者更平稳地度过治疗期。


第四章:致患者与家属——信心、耐心与恒心


面对食管癌放化疗这场硬仗,技术和药物是武器,而患者和家属的心态与行动则是赢得战争的基石。


1. 营养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请将“吃”提升到和治疗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寻求专业营养师的指导,充分利用一切营养手段,为身体提供充足的“弹药”和“粮草”。

2. 沟通是畅通的补给线:不要独自承受所有痛苦和疑虑。医疗团队是患者最可靠的盟友。建立坦诚的沟通,详细描述治疗感受,才能获得最及时有效的帮助。

3. 心态是最强的免疫力:焦虑、恐惧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与病友交流经验,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正向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是康复的隐形助推器。


结语


食管癌的放化疗之路充满挑战,但它是一条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通往希望的有效路径。这是一场现代医学科技与人类顽强意志相结合的攻坚之战。充分了解它,信任专业医疗团队,以科学的策略和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坚信自己并非在孤军奋战。每一步的坚持,都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孙太伟 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主治医师

中国医师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