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霖初降-对话研究者|张万广教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D-TACE数据喜人,再次丰富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版图

2023-12-21作者:贺鹏资讯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整体5年总生存率较低,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亟待新疗法为病人带来生存曙光。近日,《新辅助D-T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可切除或临界可切除肝细胞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见刊于《欧洲外科肿瘤学杂志》,为HCC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可靠依据。对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万广教授接受访谈,解读研究详细数据,展望未来探索方向。



专家简介



video

机遇挑战并存,新辅助治疗道阻且长

中国肝癌病人以中晚期为主,仅30%左右的肝癌病人在首诊时有手术治疗的机会,尽管如此,这部分可切除的肝癌病人也存在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新辅助治疗是改善肝癌病人长期预后的有效策略,可以降低可切除肝癌病人的术后复发率,提高根治性疗效。伴随着临床研究的大力开展,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肝癌新辅助治疗取得很多突破性进展,但仍面临极大挑战。

首先,并非所有的病人都适用于新辅助治疗。一般来说,新辅助治疗的优势人群需满足适宜手术、肿瘤大于5cm且边界模糊、术后存在较高风险等条件。

其次,目前存在多种新辅助治疗方案,如免疫联合放疗、免疫联合介入等方案,但其横向对比优劣性尚未可知,有待进一步探索。

最后,新辅助治疗周期目前主要依靠此前其他瘤种新辅助治疗周期经验,术后是否需要增加免疫和辅助治疗尚未达成统一标准。


研究设计精心,为优效结果奠基

精心设计的试验方案为出彩的结果奠定了根基。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新辅助D-T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N=41)对比单纯手术(N=41)治疗可切除或临界可切除HCC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主要治疗方案为:新辅助治疗组的病人在首次D-TACE治疗1~2天后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药物治疗,首次D-TACE治疗3~4周后经MDT专家组评估其疗效以及是否进行手术切除(如有必要,病人可重复接受D-TACE和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手术后4周开始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辅助治疗(200mg, Q3W),治疗持续至少8个周期或直至疾病进展或无法忍受的毒性。

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定义为无残存活肿瘤细胞)、显著病理缓解(MPR)率(定义为在切除组织中肿瘤坏死达到70%以上)和微血管侵犯(MVI)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术前客观缓解率(ORR)、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以及总生存期(OS)。


疗效安全双获益,D-T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数据喜人

在精心试验设计的加持下,D-TACE+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为病人带来了疗效和安全性的双重获益。

研究结果显示,D-TACE+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能带来高客观缓解率、高病理缓解率:基于RECIST 1.1和mRECIST标准评估的ORR分别为56.1%和87.8%; 影像学肿瘤完全坏死率36.6%(15/41);pCR为31.7%(13/41),MPR为43.9%(18/41)。

在疗效方面,病人的长期预后获益明显:中位随访时间为术后19个月,PSM后,新辅助治疗组和手术组的6、12、24个月RFS率分别为100%、87.1%、64.5%和92.7%、70.1%、39.7%(P=0.041),6、12、24个月OS率分别为100%、100%、76.4%和97.6%、82.0%、47.7%(P=0.006),新辅助治疗组病人的长期预后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病人。

更加令人惊喜的是,该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微血管侵犯(MVI)发生率:新辅助治疗组病人MVI发生率为4.9%,而单纯手术组病人倾向评分匹配(PSM)前和PSM后的发生率分别为64.9%和60.9%。

在安全性方面:该研究中41例可切除或临界可切除的HCC病人接受新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严重术后并发症;87.8%(36/41)的病人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其中85.4%为1/2级不良反应。只有1例病人出现3/4级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但经护肝治疗后迅速恢复。

此外,本研究采用了术前增强影像学评估(CT/MRI)、超声造影、循环肿瘤DNA和术后病理四种不同的评估方法,术前三种评估方法中任意两种结果一致,均可准确预测最终的术后病理结果。


聚焦临床需求,精准打击HCC诊疗难点

临床研究均应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精准打击临床诊疗的痛点和难点。基于HCC临床诊疗现状,我国相关领域专家联合制定了《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复发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在此背景下,D-TACE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的研究探索免疫治疗前移的治疗方案,助力病人获得更多根治性治疗机会,提高病人生存获益。





研究感言:不抛弃、不放弃,医患携手共创生命奇迹


在临床研究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患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例老年女性患者,由儿子带来看病,家属对于患者的疾病非常上心,整理了详细的胆道恶性肿瘤最新进展——从治疗方案到效果再到不良反应等,让我们体会到家属的全力以赴,也感受到医者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正是在家属了解疾病的过程中,知晓了“三联四药”方案的疗效以及我们中心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因此前来就诊。

综合评估后发现,这是1例伴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在充分了解病情和家属诉求后,我们给患者使用了“三联四药”方案,但与预期不同,患者在应用了3个周期治疗后,肿瘤仍继续进展(期间曾因疫情导致治疗间隔时间较长),综合考量后调整为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方案,3次治疗后肿瘤明显退缩,经外科手术切除达到CR,患者目前处于无瘤生存状态。在面对这类拼尽全力的患者及家属时,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患者的良好治疗效果也让我们看到了靶免联合治疗时代下胆道恶性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临床研究感言:不抛弃、不放弃,医患携手共创生命奇迹


在临床研究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患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例老年女性患者,由儿子带来看病,家属对于患者的疾病非常上心,整理了详细的胆道恶性肿瘤最新进展——从治疗方案到效果再到不良反应等,让我们体会到家属的全力以赴,也感受到医者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正是在家属了解疾病的过程中,知晓了“三联四药”方案的疗效以及我们中心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因此前来就诊。

综合评估后发现,这是1例伴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在充分了解病情和家属诉求后,我们给患者使用了“三联四药”方案,但与预期不同,患者在应用了3个周期治疗后,肿瘤仍继续进展(期间曾因疫情导致治疗间隔时间较长),综合考量后调整为替雷利珠单抗+仑伐替尼+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方案,3次治疗后肿瘤明显退缩,经外科手术切除达到CR,患者目前处于无瘤生存状态。在面对这类拼尽全力的患者及家属时,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患者的良好治疗效果也让我们看到了靶免联合治疗时代下胆道恶性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