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多学科团队(MDT)的开展对于肝胆胰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规范MDT诊疗,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胆胰MDT专委会启动了《肝胆胰MDT专家共识》(以下简称《MDT共识》)制定工作。《MDT共识》初稿讨论会在线召开。我们有幸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伟林教授带我们提前一睹这部共识的风采。
王伟林教授介绍,MDT是近年临床领域的一个热点。MDT是专科化发展的产物,专科化之后,每个医生知道的范围越来越小,因此需要多学科共同对疾病的诊治方案提出建议,使得最终方案更为完善,避免人为错误和失误,提高诊断正确率和治疗效果。目前很多地区医院甚至县级医院已常规开展MDT,制定专家共识对于全国的肝胆胰专科MDT团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提出成立了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MDT共识》的制定工作可在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MDT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两个平台上推进,相信《MDT共识》的发布对于提高中国肝胆胰诊疗水平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MDT共识》初稿分为12个部分:1、概况;2、适合开展肝胆胰疾病MDT的单位;3、专家组织架构与管理;4、场地及配置要求;5、时间安排;6、病例选择;7、工作流程;8、实施形式;9、决策制定;10、讨论结果落实;11、随访与反馈;12、患者获益评价。
肝胆胰疾病诊疗具有多元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开展MDT非常必要。当前国际上肝胆胰疾病MDT开展相对较薄弱,我国肝胆胰疾病MDT开展也不久,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地区差异较大;MDT和疑难病例讨论常混为一谈;讨论结果和落实随访追踪不足。因此,亟需有共识性文件指导和规范。
共识专家组在全面检索近十年临床各学科MDT的50多篇文章,以及近几年 MDT相关的两部国际共识和两部国内共识基础上,根据国内外肝胆胰疾病MDT团队建设以及开展情况,结合各中心工作实际起草了共识初稿。
根据我国医疗体制管理及诊疗水平现状,鼓励不同层次的机构开展肝胆胰疾病MDT。建议地市级以上医院常规开展肝胆胰疾病MDT,鼓励诊疗水平较高的县级医院开展。在MDT的开展过程中,各级机构应充分发挥远程会议的便捷作用,使得讨论的诊疗方案能够让病人的利益最大化。
开展MDT的机构应具有完善的相关专科结构,包括肝胆胰外科、消化内科、感染科、肿瘤科、胃肠外科、放射科、介入科、超声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
MDT开展应该遵循固定专家、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的原则。
固定专家
首席专家是团队的灵魂,必须是在当地机构肝胆胰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并应具备较强的资源调动能力、学科协调能力,必要时能亲自参与MDT讨论。执行组长是MDT团队的核心,必须每次都能现场参加MDT,负责团队建设和日常工作。首席专家和执行组长可由同一人担任。专家组成员是MDT团队的主角,每个专科需设立一名固定成员作为MDT团队常派专家(A角),并设立一名相当的后备专家(B角)。肝胆胰外科、消化内科、感染科、肿瘤科(包括放疗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病理科等是专家组构成的必备学科,此外还可根据机构特色和具体情况纳入其他学科。
团队秘书主要职责是协助组长安排MDT的日常工作;讨论病例的准入以及对MDT讨论进行全程记录、病例管理、追踪和随访。由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临床医生担任。协调员负责MDT日常工作、远程MDT和MDT学术活动等事项的专家联络工作,可由专职秘书担任,也可由团队秘书兼任。
固定场地
场地安排应简单实用。选择的会议室应既能开展MDT日常工作又能进行MDT学术交流。会场总体布局,应体现每个参会专家的平等地位,不应有明显的宾主之分。应配置投影设备、可连接电子病例系统和阅片系统的专用电脑、讲台或操作台。高级别的机构应该配备远程医疗设备,使MDT的成果惠及医联体及合作单位。
固定时间
根据大部分成员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尽量减少变动,以便各专科的专家组成员安排工作时间。固定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大部分成员的工作安排决定。
(本文由王伟林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