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武汉心电学分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武汉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胸痛中心培训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生物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委
湖北省心血管康复医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委员
学术成果: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此外作为心血管介入治疗团队中的一线工作者,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十余年,曾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芝加哥大学医院访问学习,对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两项、国家留学委留学归国人员项目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参与国家973及125课题的研究工作。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7篇,被SCI收录10余篇,单篇论文最高SCI影响因子5.496分,累计影响因子20.317。2017年主持《缺氧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Q1:对于心率快的心衰患者来说,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联合伊伐布雷定是很好的治疗选择,等到患者的心衰症状到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临床上是不是会继续维持药物的剂量?还是先将伊伐布雷定的剂量下调,然后继续上调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
万静教授:心衰的患者在临床急性发作期,特别是急性期,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要非常慎重。我们需要让患者在相对比较“干”的时候,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衰的时候使用是有限制的,此时如果患者心率快,则会从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滴定开始使用,看患者是否能够耐受。
对于这些患者,待其心衰稳定后,如心率未达标,未到70次/分以下,同时患者血压偏低,不能耐受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这个时候我们联合伊伐布雷定,是一个很好的治疗选择。而且我们在临床上也碰到这样的心衰患者,由于血压偏低,无法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但患者又合并心率快,达不到治疗的标准,我们常常选择以伊伐布雷定来进行联合治疗。
进一步来说,患者的心衰症状稳定时,我们还是会希望先将β受体阻滞剂加量,因为它是有独特药物机制的阻滞剂,且在心衰患者中一部分患者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需要慎用伊伐布雷定,如果能够通过加量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我们就可以相应地减低伊伐布雷定的剂量。
但是如果患者血压偏低无法且增加β受体阻滞剂剂量,即β受体阻滞剂剂量的上升空间有限,此时我们就会稳定的使用伊伐布雷定,让患者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因此,什么时候去增加β受体阻滞剂、什么时候去增加伊伐布雷定的剂量,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心室率的控制以及血压的情况来决定,如果血压维持得很好,可以考虑将β受体阻滞剂加量,但如果血压无法维持在理想水平,并且为窦性心动过速,此时可以考虑使用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联合伊伐布雷定;又或者患者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候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说出现严重的房传导阻滞,或者出现支气管哮喘,此时也先要考虑使用伊伐布雷定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使患者的心室率达到我们治疗要求的标准。
Q2: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发作后恢复到哪种程度,就可以应用伊伐布雷定改善心率和心衰症状了?
万静教授:一般来说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发作之后,临床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使之再次进入并维持稳定状态,再用药物来控制心衰症状,防止再一次急性发作。对于心衰的患者,我们在治疗评估的过程中会非常注重再住院率的高低。这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的急性发作,反复的入院,这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对于慢性心衰的患者来说,在急性发作之后应对其使用的药物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如果这个患者不需要通过静脉用药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流状态稳定,端坐呼吸症状缓解,能够开始做一些体力活动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患者处于一个稳定期,就可以开始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了。
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按照指南的推荐和我们临床的经验相结合,对于这些血压比较低的患者,或者是β受体阻滞剂不能耐受,有禁忌证的一些患者,指南推荐临床应用伊伐布雷定是明确的。将心室率控制在70次每分以内,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止患者再次急性心衰发作再住院。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心衰症状稳定之后,开始用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此时患者血压低,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加量,心率还是控制不到70次每分以内,此时就需要联合伊伐布雷定来控制心室率,改善心衰的症状。但是大家同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有的时候心跳增快是一种代偿机制,由于心衰,心输出量会下降,无法满足患者外周的灌注,所以才会增快心率来代偿性地满足患者的外周灌注。如果严格地心室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患者可能反而会出现一些灌注不足的症状,这时也需要对药物使用进行调整,所以用药方案一定要顺势而为,我们要找到根本的病因,进行药物整个方案的调整和修改。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决定哪种药物的使用非常关键,伊伐布雷定作为一个窦房结抑制剂,没有太多的副作用,对血压的影响比较小,对于这一类心衰的患者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的,它能否代替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还需要更多的临床RCT研究去证实,也需要更多的现实中的临床治疗方法,或者临床病例观察的积累去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