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房颤合并ACS或PCI术后的抗栓治疗探讨

2023-05-15作者:liuy资讯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平均每4个人一生中有1个会发生房颤。大约20%-30%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其中约15%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1。口服抗凝治疗 (OAC) 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基石,而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事件所必需的。在OAC的基础上加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使大出血风险增加60%-70%,而加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 增加130%2

指南和共识对于房颤合并ACS或PCI术后的抗栓治疗推荐也随着证据的增多不断更新3,但临床医生仍可能面临一些问题:三联抗栓治疗时间应持续多久?治疗中应选择哪种抗血小板药物和OAC?长期抗凝的风险获益究竟如何?本文将结合研究证据和指南对如何在房颤合并冠心病人中正确抗栓治疗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专家简介
徐标 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FACC、FSCAI

  •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 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

  •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代谢学组副组长

  • 擅长心血管危重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在江苏省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手术,在急诊PCI术、复杂冠脉介入诊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是国内知名冠心病介入专家。

  • 先后主持国家重大项目研究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9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50篇以上,其中两篇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影响因子39.918,还有两篇论文发表在《Ann Inter Med》,影响因子51.598分,两篇发表在《Basic Res Cardiol》,影响因子12.416分,研究成果被ESC、ACC、AHA等国际著名指南引用。

  • 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中国杰出心血管病研究奖、江苏医学科技一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科室在研国家级项目10余项,江苏省重大项目4项,各类省、市级课题20余项。


平衡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尽量缩短三联抗栓治疗时间

WOEST研究4表明,以华法林为基础的双联治疗方案 (VKA + P2Y12抑制剂) 与三联治疗 (VKA+P2Y12 抑制剂+阿司匹林) 相比可显著减少大出血事件且不增加血栓栓塞事件。

ISAR TRIPLE研究5中,三联治疗6周与6个月具有相似的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率。这表明,临床较短时间三联抗栓治疗并不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随后,4项NOAC的随机对照研究 (RCT) (PIONEER AF-PCI利伐沙班、RE-DUAL PCI达比加群、AUGUSTUS阿哌沙班和ENTRUST-AF PCI艾多沙班) 相继完成6-9,证实与基于VKA的三联抗栓方案相比,基于NOAC的双联治疗方案在有效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安全性更好。

在4项研究中,有三项从PCI到随机化的平均时间为1-2天,而AUGUSTUS中,是从PCI或ACS到随机化的平均时间,约为1周(图1)。

图1.png

图1. 四个NOAC用于房颤合并PCI患者的关键研究设计

对RE-DUAL PCI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界标分析10,结果显示,在术后前30天内两种剂量的达比加群双联治疗(150mg和110mg BID)较VKA三联治疗的出血风险更低。在VKA组中停用阿司匹林后,达比加群110mg的出血风险仍然较低,达比加群150mg的出血风险相似(图2)。

在RE-DUAL PCI 中,达比加群双联治疗组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平均仅1.6 天,两种剂量的达比加群双联治疗均有早期净临床获益,且150mg达比加群的栓塞事件未增加。

图2.png

图2. RE-DUAL PCI的30天界标分析:达比加群双联治疗 vs VKA三联治疗的绝对风险差异

AUGUSTUS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11,对于ACS或PCI术后的房颤患者,在联用阿哌沙班+P2Y12抑制剂的基础上,使用阿司匹林且最多至30天是合理的。与VKA相比,随机分组到30天和30天到6个月内,阿哌沙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更好或相似的疗效。

北美专家共识建议所有进行PCI的患者在围术期(住院到出院后最多一周)使用阿司匹林。对于高血栓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三联治疗可以延长至1个月12

同样的,欧洲指南推荐将NOAC双联治疗作为大多数患者PCI术后的默认策略。对于近期ACS或PCI术后的房颤患者,特别是缺血事件风险增加的患者,至少需要短期的三联治疗(例如≤1周),最长延迟至1个月13

在ACS或PCI的房颤患者中,在考虑抗血栓治疗的使用和持续时间时,需仔细权衡缺血性卒中/体循环栓塞、冠脉缺血事件和出血的风险。当出血风险和缺血风险都很高时,出血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更大2。三联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不同的临床情况,从非常短 (≤1周) 到常规最多使用1个月,应尽可能的缩短三联治疗时间以减少出血风险。


为患者选择最优的抗血小板药物和标准剂量的NOAC

在4项NOAC的研究中,大部分 (88%) 患者使用的是氯吡格雷,因此,P2Y12抑制剂应优选氯吡格雷2使用普拉格雷的患者数量非常有限 (PIONEER AF-PCI为1.3%,AUGUSTUS为1.1%,ENTRUST-AF PCI为0.5%,RE-DUAL PCI中排除)。在一项小型观察性研究中,基于普拉格雷的三联疗法的出血风险高约4倍。因此,普拉格雷不应用于接受PCI的房颤患者。替格瑞洛的数据也很有限(PIONEER AF-PCI为4.3%,RE-DUAL PCI为12.0%,AUGUSTUS为6.2%,ENTRUST-AF PCI为7.0%)。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高于氯吡格雷,其使用应仅限于血栓形成风险高的患者,如ACS和行复杂PCI的患者,在围PCI期后停用阿司匹林,此时联合使用替格瑞洛与NOAC。

4项NOAC的研究表明,NOAC+ P2Y12 抑制剂的双联治疗与VKA的三联治疗相比,降低了出血风险,且出血风险的降低是由于NOAC而不是VKA或省略阿司匹林。

指南和共识均建议,联合治疗方案中,抗凝药物优选NOAC。但应使用批准的NOAC房颤卒中预防 (SPAF) 剂量(即达比加群110/150mg BID,利伐沙班20mg QD,阿哌沙班5mg BID,艾多沙班60mg QD),并应遵循剂量减少标准。利伐沙班15mg QD的疗效尚不确定2

PIONEER AF-PCI 是唯一一项没有使用SPAF批准剂量的研究。研究中利伐沙班双联治疗的剂量为15/10 mg QD,三联治疗的剂量为2.5mg BID。10mg和2.5mg利伐沙班未在中国批准用于SPAF,且15 mg/10 mg仅在小样本日本人群中研究。研究中大多数 (84%) 患者接受了超过6个月的三联治疗,不符合现有指南推荐。且为探索性,没有足够的效力去检验非劣效。使用利伐沙班SPAF批准剂量的双联治疗是否能在保持安全性的同时预防PCI后的血栓事件尚未可知。

RE-DUAL PCI研究中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时间为预先设定。两种剂量的达比加群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效力,且与VKA三联治疗相比,达比加群组ISTH大出血、TIMI大出血或ICH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AUGUSTUS是规模最大的研究,采用2×2析因设计比较了阿哌沙班与VKA和ASA与安慰剂的安全性,但没有直接比较双联治疗与三联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与VKA相比,阿哌沙班导致出血和死亡或住院的发生率更低,两组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相似。

ENTRUST-AF PCI研究中三联治疗组的DAPT时间由研究者自行决定,中位持续时间为66天,约20%的VKA患者在第350天接受了三联治疗,这不符合现有指南。结果显示,对于ISTH大出血、TIMI大出血或ICH,艾多沙班的双联治疗与VKA的三联治疗没有显著差异。


1年后的长期抗栓治疗,单用NOAC净临床获益更优

一项针对首次接受PCI的房颤患者的观察性研究 (纳入西丹麦心脏登记处2003年至2017年的患者),比较了PCI后超过1年的长期抗血栓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4。结果发现,首先,在因出血和MACE住院方面,长期OAC单药治疗和双联抗栓治疗一样安全有效,并且在多个亚组分析中保持一致。其次,长期NOAC单药治疗与VKA单药治疗有相似的整体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一项亚洲患者的真实世界观察队列研究,使用韩国全国索赔数据库2009年至2019年间接受PCI的房颤患者数据,分为PCI后1年和3年两个队列,比较在PCI术后房颤和稳定性CAD患者中,OAC单药治疗与双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净临床效益15。结果显示,OAC单药治疗与双联抗栓治疗的1年结局相当,PCI后 3 年以上的患者,OAC单药治疗的复合临床结局风险更低,主要来源于出血风险的降低。

这些数据支持当前指南推荐在ACS或PCI术后6个月或1年后继续长期NOAC单药治疗,前提是在此期间没有发生复发性缺血事件。虽然研究中未显示哪个OAC更优,但对于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建议按照指南推荐选择NOAC,因为RCT已经证明了NOAC优于VKA的获益。


参考文献:

1.Harskamp RE,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2 Feb 8;79(5):417-427. 

2.Chiang CE, et al. JACC Asia. 2022 Aug 16;2(4):395-411.

3.Saito Y, Kobayashi Y. J Cardiol. 2019 Jan;73(1):1-6.

4.Dewilde WJ,et al; WOEST study investigators. Lancet. 2013 Mar 30;381(9872):1107-15. 

5.Fiedler K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5 Apr 28;65(16):1619-1629. 

6.Gibson et al. NEJM 2016;375:2423.

7.Cannon et al. NEJM 2017;377:1513.

8.Lopes et al. NEJM 2019;80:1509.

9.Vranckx et al. Lancet 2019;394:1335.

10.Peterson BE, et al; RE-DUAL PCI Steering Committee and Investigators.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1 Apr 12;14(7):768-780.

11.Alexander JH, et al. Circulation. 2020 May 19;141(20):1618-1627.

12.Angiolillo DJ, et al.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2021 Feb 9;143(6):583-596. 

13.Hindricks G, et al; 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Eur Heart J. 2021 Feb 1;42(5):373-498.

14.Jensen T, et al. Eur Heart J Cardiovasc Pharmacother. 2023 Apr 10;9(3):208-219.

15.Lee SR, et al.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2 Aug 22;9:991293. 


审批编号:SC-CN-12717

有效期至:2025年8月27日

仅供相关医药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


PART
更多精彩

↓↓↓


5-1.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