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肌酶这么高,怎么能不是心肌梗死?

2019-10-09作者:壹声经验
冠心病 心肌梗死

作者:曾昭耆

有一天,心内科病房收治了一名56岁的男性患者,因发作心悸、憋气2日就诊,门诊检查有心力衰竭的体征。心电图示2:1房性扑动,伴有ST-T改变;胸部透视见心影普遍增大,搏动弱,肺淤血。收入病房后,按常规取血查血清酶。发现肌酸激酶(CK)高达2000 U/L以上。因不能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故连日复查。在其后1周内,每天的CK值都保持在2000 U/L左右。   

主管医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了解到,该患者曾因类似情况于3个月前住过其他医院,随即调阅该院病历。主管医生意外发现,当时该患者的CK水平也近2000 U/L。遂诊断为大面积心肌梗死,并马上请我来帮助处理。那时我已离休,年轻的主任很能干,我说过:“一般问题不用找我了。”

我去查房,见患者神志清晰,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00/70 mmHg,心率120次/分(房扑3:1传导);两肺底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电图无明确心肌梗死图形。我认为不是心梗。

主管医生问:“心肌酶这么高,怎么能不是心肌梗死?” 

我说:“CK的曲线下面积与心肌梗死范围大小有一定相关性。如果是心肌梗死,酶升高这么多,持续时间这样久,心应该‘烂光了’,心功能恐已没有了。现心脏虽肯定有病变,但至少病人还活着,心脏能搏动,血压正常,入院后经一般治疗,心衰程度有所减轻。且患者CK虽高,但为持续性,无动态变化,与一般心肌梗死也不符。因此,可能另有原因。”

我建议为患者进行肌活检,除外肌病。主管医生称已请神经科会诊过,据称“肌无异常”。我说:“他认为没有,我认为有。”我仍坚持为患者进行肌活检。经股四头肌活检,病理科报告证实有肌组织变性萎缩,肌细胞溶解,符合神经源性肌萎缩;肌电图也证实为肌病。其后,神经科主任前来再次检查,即发现有阳性肌病体征,认为诊断属实。推论本例心肌病变也是全身性肌病表现之一。

心得

通过一项阳性检查或者阳性体征去推断常见疾病,是常见的临床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适用性很高,但是也常常存在误区,即把某些化验结果与某种疾病之间,简单地划等号,例如认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是肝炎、甲胎蛋白(AFP)增高是肝癌,而不增高就不是;还有认为抗双链DNA抗体增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而不增高就不是;再例如认为CK增高就是心肌梗死,等等。我想这是因为临床医生对化验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是否为100%并不太重视。

我们应该承认化验结果的意义,但是又要看到其主要具备参考价值。医生应该以患者临床情况为依据,结合实验室检查报告,进行分析思考。在前述病例中,CK高并非心肌梗死所专有,肌病变或者损伤均可致CK明显升高。同样,某些心外疾病也可导致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增高,故不宜笼统称之为“心肌酶谱”。因而临床医生决不可将CK升高简单地与心肌梗死划等号,必须联系临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