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徐春教授:津力达颗粒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佳选择

2021-05-31作者:CMT快讯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由于长期慢性高血糖所致的多种慢性并发症。2020年11月《柳叶刀》发布的柳叶刀糖尿病特邀重大报告(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Diabetes)指出,平均而言,糖尿病可使中年人的预期寿命缩短4-10年,心血管疾病、肾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增加1.3-3倍。在我国,超过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糖尿病造成的肾损害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专家学者和临床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近期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糖尿病论坛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徐春教授以《从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探究津力达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在会后接受了本报采访。现整理报告和采访的精彩内容,与您共享学术前沿。



徐春教授报告精要:津力达颗粒抑制PI3K-Akt-mTOR通路过度激活,助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


徐春教授-壹生.png

徐春教授


徐春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糖尿病患者不仅表现为高血糖,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高血压、凝血异常、氧化应激、内皮损伤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理念已经从“以控制血糖为目的”向“以改善结局为目的”转变。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就是以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宗旨,达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徐春教授结合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变化,阐述了津力达颗粒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带来临床获益的机制。胰岛素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脏糖异生,提高机体血糖利用水平,维持血糖浓度稳态。肝脏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在其他组织中的激活,产生的将不会是代谢效应,而是心肌肥厚、血管平滑肌增生、细胞生长和增殖等一系列效应。因此,在高胰岛素血症状态下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纤维化、肿瘤等并发症的发生。


最近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激活AMPK通路,抑制mTORC1信号通路。循证证实二甲双胍可以给患者带来心血管的获益。津力达颗粒通过作用于PI3K上游的位点,抑制PI3K-Akt-mTOR通路,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这个角度来看,津力达颗粒与二甲双胍“异曲同工”(见下图)。


机制图.png

图 津力达颗粒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作用机制(截自徐春教授学术报告)


在另一项通心络超微粉联合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大鼠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津力达颗粒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在国内一项津力达颗粒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也证实,津力达颗粒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保护大血管,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有较好的疗效。


津力达颗粒已在多项研究中证实具有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徐春教授综合评价指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临床上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基于多项研究结果和临床专家的广泛认可,在2021年4月新近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津力达颗粒再次获得推荐。新版指南指出:“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改善胰岛功能,并减轻体重。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稳定剂量血糖仍不达标的患者,加用津力达颗粒治疗12周,可使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降低0.92%,提高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口渴、乏力、便秘等症状;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的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机制明确,期待高质量循证证据



Q:
请您介绍一下当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现状是怎样的,又有怎样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去解决?

徐春教授: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主要威胁,但是目前的治疗状态不容乐观。首先,糖尿病并发症重在预防,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次,对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如何阻止并发症继续发生和发展,如何减少或减轻患者的病痛等方面,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预防并发症是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但有时我们似乎偏离了这一主题,例如严格控制血糖,低血糖的风险增高,反而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甚至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再例如,患者过早应用胰岛素,导致体重增加,反而升高了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Q:
当前我国糖尿病防控仍面临严峻挑战,临床上需要更优化的策略和治疗手段,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请您谈谈中医药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徐春教授: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西药的作用相对有限。我国传统中医药博大精深,整体的观念、治未病的理念,辩证的思维,使中医药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专利药物津力达颗粒,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很好效果。


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角度探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发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过度激活,会导致全身各个脏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纤维化,肿瘤等。可见,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过度激活,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因此,在降糖过程中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症防治非常重要。




Q:
您认为中医药在糖尿病领域应用未来的探索方向应聚焦哪方面?

徐春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在循证的医学舞台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仍需不断探索,积累更有力的循证证据,如津力达颗粒对于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多中心RCT等,努力将中医药推向世界,使世界人民受益。


小结

中医学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医学的两大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使中医药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以中医络病理论为基础,创新研制的专利药物津力达颗粒,把运脾津、益脾气、养脾阴、畅脾气、燥脾湿、泄脾热、温脾阳、通脉络、升清气有机结合,发挥治疗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津力达颗粒在防治糖尿病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体现了中医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蕴含的巨大潜力。期待中西医专家学者吴越同舟,携手并肩,加快中医药走出国门的步伐,发挥我国传统医药的价值。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