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
患者,女,85岁。因嗜睡、昏迷2小时来医院就诊。患者于2年前就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格列喹酮片30mg,一日3次。近1个月来,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自述心慌、易饿,进食后好转。后停用格列喹酮片,换用阿卡波糖片50mg,一日3次。后因餐后血糖为9~11mmol/L,自行将阿卡波糖片加量至100mg,一日3次。上述症状未缓解,且出现明显乏力、食欲缺乏。患者每日主食2~3两,肉制品1~2两,蔬菜半斤左右。每日运动1小时左右。
既往史:患高血压40年,冠心病30年,否认肝病史及酗酒史。
实验室检查:血糖 2.1 mmol/L。血气分析:pH 7.0。
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用药分析
阿卡波糖为一种可逆的、竞争性的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通过对小肠糖苷酶的抑制,使来自糖类的葡萄糖降解和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变慢,降低餐后血糖。该药口服吸收很少被吸收。生物利用度为1%~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剂量为50~100mg,一日3次。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极少见有腹痛。这些不良反应是由于未吸收的α-糖苷酶抑制剂在小肠中发酵引起,可以通过缓慢增加α-糖苷酶抑制剂的剂量使患者逐渐适应胃肠道不适。偶有低血糖反应。
本例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并不常见。原因可能是:
①老年人多种脏器功能逐渐衰退,降糖药物在体内分解代谢和排泄下降,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低血糖。
②老年人肝糖原储备减少,出现低血糖后调节能力减弱。
③患者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服用较大剂量的阿卡波糖,使得来自糖类的葡萄糖的降解和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变慢。
④高龄患者血糖及饮食管理标准过严。患者进食量较少,降糖药物与进食容易配合失当。
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在降糖治疗时制定血糖控制目标时应该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需要从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及其程度、重要脏器功能、预期寿命、经济状况、认知功能等多方面决定其血糖控制目标。
另外,高龄(>80岁)患者神经反应比较迟钝或存在神经病变,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如果在夜间发生低血糖会错过抢救时机,导致严重脑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对于预期生存期少于5年的高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应放宽,以不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为主要控制目标。
处理
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如使用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以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如空腹血糖在6~7mmol/L,餐后在11mmol/L以下,暂时不联用口服降糖药物。如餐后血糖仍在13mmol/L以上,可在基础胰岛素的基础上联用阿卡波糖片。
来源: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