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高凌云教授深度解析FIBRONEER系列研究,nerandomilast为抗纤维化治疗提供安全性新范式

2025-07-23作者:liuy资讯


导读

新型口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治疗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两项III期研究(FIBRONEER-IPF和FIBRONEER-ILD)于近期重磅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结果均显示nerandomilast治疗52周后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较基线下降的绝对值显著低于安慰剂组,且可能降低死亡风险1,2

然而,在ILD治疗领域,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始终是临床考量的核心挑战——现有抗纤维化治疗方案在平均465天随访中,超40%患者会中断治疗3。在此背景下,nerandomilast能否突破现有抗纤维化治疗的耐受性瓶颈?本期,我们特邀四川省人民医院高凌云教授,基于ILD治疗安全性格局,深度剖析该药物的安全性特征,以期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01

ILD治疗困境:抗纤维化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平衡术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典型的进展性纤维化性ILD,而进展性肺纤维化(PPF)则是指除IPF之外的其他ILD患者出现的进展性肺纤维化的情况4

IPF及PPF的疾病特征是肺功能逐渐下降,呼吸道症状恶化,最终因呼吸衰竭或相关合并症而死亡,IPF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仅3-5年,PPF的预后与IPF相似5-7。目前,IPF和PPF患者的抗纤维化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现有抗纤维化治疗药物虽可延缓肺功能衰退和疾病进展的速度,但不能阻止或逆转肺纤维化,并且这些药物在相当数量的患者中耐受性较差、长期疗效受限8

ILD治疗领域,如何平衡药物疗效与安全性——既能保证抗纤维化治疗的疗效,又能兼顾可接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从而确保患者长期获益,已成为临床医生决策的核心命题。当前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趋势也正聚焦于突破这一瓶颈,旨在为ILD患者提供兼具显著临床疗效与良好耐受性的创新治疗方案8

02

循证ILD临床数据:nerandomilast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FIBRONEER-IPF和FIBRONEER-ILD研究均是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分别评估nerandomilast在IPF与PPF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项研究设计中允许有抗纤维化治疗背景的患者入组:FIBRONEER-IPF研究纳入了77.7%有抗纤维化背景治疗的IPF患者,FIBRONEER-ILD研究纳入了43.5%的有抗纤维化背景治疗的PPF患者。

  • 效安兼得,稳中求进:两项研究均证实nerandomilast具有良好安全性及耐受性

FIBRONEER系列研究结果验证了nerandomilast在IPF及PPF患者中的疗效,同时证明nerandomilast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1,2

FIBRONEER-IPF研究显示:总体人群中,治疗52周期间,任何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nerandomilast不同剂量组及安慰剂组之间均相似1腹泻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但在接受背景抗纤维化治疗的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升高。

nerandomilast 18mg组、9mg组、安慰剂组因不良事件导致永久停药的患者比例为14.0%、11.7%和10.7%。最常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是腹泻,三个组中分别有6.1%、1.8%和0.5%的患者因腹泻而停药,但在未接受抗纤维化背景治疗的患者中,nerandomilast 9mg组没有因腹泻而停药的情况,18mg组仅有1.1%的患者因腹泻导致停药1

表1. FIBRONEER-IPF研究总人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表2. FIBRONEER-IPF研究亚组最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FIBRONEER-ILD研究显示:总体人群中,治疗52周期间,任何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nerandomilast不同剂量组及安慰剂组之间均相似2。在使用nerandomilast治疗的患者中,腹泻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但在接受背景纤维化治疗的患者中更常见2

nerandomilast 18mg组、9mg组、安慰剂组因不良事件导致永久停药的患者比例为10.0%、8.1%和10.2%。最常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是腹泻,在未接受尼达尼布背景治疗的患者中,nerandomilast 9mg组没有因腹泻而停药的情况,18mg组仅有1.4%的患者因腹泻导致停药1

表3. FIBRONEER-ILD研究总人群中各亚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表4. FIBRONEER-ILD研究亚组最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两项研究结果显示,nerandomilast具有与安慰剂组类似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抗纤维化背景治疗仍可能对其安全性及耐受性产生影响,抗纤维化药物的使用可能与腹泻等不良事件发生增加有一定相关性1,2

  • 选择性革新破安全性困局:临床关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nerandomilast各治疗组间相似

PDE4抑制剂在几乎所有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中都显示出抗炎作用,目前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相关疾病。但泛PDE4抑制剂作用广泛,其相关的常见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从而限制了泛PDE4抑制剂的临床使用9

FIBRONEER-IPF和FIBRONEER-ILD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泛PDE4抑制剂相比,选择性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对PDE4B亚型的高选择性显著改善了其耐受性:两种治疗组发生预先设定的与PDE4抑制剂相关的需重点关注的不良事件如血管炎、自杀意念和行为、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等,与安慰剂组基本相似1,2


专家点评

ILD治疗领域的探索之路始终伴随着疗效与安全性的双重挑战,现有抗纤维化药物的耐受性瓶颈仍制约着患者长期获益。令人振奋的是,nerandomilast在FIBRONEER系列研究中的表现突破了这一困境。作为ILD领域近十年来首批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和FIBRONEER-ILD研究不仅证实nerandomilast能显著延缓IPF/PPF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更展现出令人信服的安全性特征:尽管存在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且因腹泻等不良反应导致治疗终止的比例与安慰剂组也相当。Nerandomilast为IPF/PPF患者提供了新的兼具优异疗效与耐受性的治疗选择,更为肺纤维化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指引了新的方向。



专家简历


图片1(1).png
高凌云 教授
四川省人民医院资阳医院
  •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 四川省人民医院资阳医院院长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一级专家

  •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呼吸疾病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 四川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 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兼慢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 长期从事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翻译国内第一部支气管肺泡灌洗方面专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图谱》。参与制定多项全国呼吸病学领域指南及专家共识,主持科技攻关课题多项。担任《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编委,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著70余篇,编著专著五部,获得国家专利两项。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Richeldi L, et al. Nerandomilast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N Engl J Med. 2025 Jun 12;392(22):2193-2202.

2. Maher TM, et al. Nerandomilast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 N Engl J Med. 2025 Jun 12;392(22):2203-2214.

3. Corral M, DeYoung K, Kong AM. Treatment patterns, health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sts among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treated with antifibrotic medications in US-based commercial and Medicare Supplemental claims databas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C Pulm Med. 2020 Jul 11;20(1):188. 

4. Keith R, et al. Potential of phosphodiesterase 4B inhib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 Ther Adv Respir Dis. 2025 Jan-Dec;19:17534666241309795.

5. Spagnolo P, Maher TM. A Long and Winding Road: Drug Development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4 May 1;209(9):1072-1073. 

6. Podolanczuk AJ, et al.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state of the art for 2023. Eur Respir J. 2023 Apr 20;61(4):2200957. 

7. 舒适, 代华平. 进展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2022,39(10): 659-662.

8. Podolanczuk AJ, Richeldi L, Martinez FJ. The Future of Clinical Trials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JAMA. 2023 May 9;329(18):1554-1555. 

9. Kolb M, Crestani B, Maher TM. Phosphodiesterase 4B inhibition: a potential novel strategy for treating pulmonary fibrosis. Eur Respir Rev. 2023 Feb 21;32(167):220206. 



审批号:SC-CN-17875

有效期至:7/18/2026

仅供相关医药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


PART

更多精彩

↓↓↓


5-1.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