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儿童钙营养专家共识出炉!

2021-01-12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非原创

心血管 微信头图.png

请保存图片微信中识别二维码参与活动


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过程,与人体骨骼健康关系密切。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儿童营养现况认识不足,对如何合理补充存在不少误区。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制定了《中国儿童钙营养专家共识》,为合理补充钙提供参考。

一、儿童钙营养现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2002年到2012年间的全国监测结果显示,中国人群钙的摄入量总体并没有得到改善。

1、儿童钙适宜摄入量(AI)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儿童钙适宜摄入量(见下表):

1.png


2、国内儿童钙营养现况


近年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2岁到18岁前儿童的每日钙摄入量,能达到适宜摄入量(AI)的人数平均不到5%,11~13岁青少年组儿童达到AI的人数最少,仅有1.1%~1.7%。(见下表)


2.png

二、儿童钙缺乏的危害

人体钙缺乏可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儿童时期的钙缺乏主要会引起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1、钙缺乏会引起营养性佝偻病

钙缺乏是营养性佝偻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时,同时伴有钙缺乏或不足,则导致佝偻病发生。

2、钙缺乏影响儿童身高

钙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钙的摄入与身高的快速增长有关,钙摄入量低于300mg/日可能导致成年人身材矮小。

3、钙缺乏影响最大骨峰值

生命早期的钙营养对人体最大峰值骨量的形成至关重要,青春期是骨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成人骨量的50%是在该时期获得。

少女时期正常的骨矿物含量、骨密度、高骨量峰值,除有利于减少骨折和老年期骨质疏松的风险外,对减少成年后孕期、哺乳期的钙丢失和负钙平衡乃至正常分娩也至关重要。

在骨骼未达到骨量峰值的生长阶段,钙缺乏可以通过补充钙而得以纠正。

三、儿童钙吸收特点

1、钙的吸收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婴儿对母乳中钙的吸收率可达60%~70%,在儿童骨骼生长期钙的吸收率高达75%,而成人为20%~40%。

2、钙的吸收率与摄入量有关。

当钙的摄入量为200mg/日时吸收率为45%,当钙的摄入量大于2000mg/日时,吸收率仅15%。

四、儿童合理补充钙

1、膳食钙来源

奶类是儿童期最主要的钙源,也是最好的钙源。

婴儿期要鼓励母乳喂养,并给予乳母适量的钙剂补充。婴儿期后要坚持每日一定量的奶制品供给。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奶量(见下表):

3.png

豆类食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较好,是除奶类食物外的又一补钙食物,绿叶蔬菜也有一定的含钙量,但吸收相对较差。

2、钙剂的选择

目前,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常用钙制剂元素含量、溶解度及相关特性见下表,表中的参数除含钙量比较稳定外,口感依具体产品而异。

微信图片_20210111135931.jpg


特别提醒:

1、所有的碳酸钙制剂均可以引起嗳气、便秘,葡萄糖酸钙、醋酸钙、乳酸钙偶可引起便秘。

2、醋酸钙颗粒辅料中含有甘露醇品,高浓度时可引起婴幼儿轻度腹泻。每包应用不少于50mL温开水冲服。

五、补钙注意事项

1、蛋白质、磷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故补钙时最好有蛋白质的摄入。

2、植酸、草酸、鞣酸可与钙结合为难溶性复合物,减少钙的吸收。故补钙时不要与富含植酸、草酸、鞣酸、高纤维膳食同时进餐。

3、补钙同时应注意促进钙吸收和钙代谢的维生素D、维生素K2的补充,以及微量营养素、锌的补充。

4、乳糖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5、维持长期充足的钙摄入可以增加骨密度,较短期大剂量的钙剂补充效果更好。

六、钙过量的危害

1、可引起-综合征(罕见),症状包括肌力松弛、便秘、尿量大、恶心及最终神志不清,昏迷和死亡。

2、过量钙摄入干扰锌、铁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

3、严重的过量钙摄入还可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肾结石、血管钙化,甚引发肾衰竭等。

防止钙过量的最好办法就是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补充,选择正规的食物性钙源不会造成钙过量。


来源:药评中心

心血管 微信头图.png

请保存图片至微信中识别二维码参与活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