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免疫抑制剂治疗IgA肾病:临床真实世界研究
发表期刊:《美国肾脏学会临床杂志》[Clin J Am Soc Nephrol,IF(2022):9.8]
通讯作者:侯凡凡
第一作者:赵豪
主要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IgA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而能否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则长期饱受争议,该项目通过临床实践真实世界研究,发现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可使IgA肾病患者进展的风险降低40%,为临床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IgA肾病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导致我国各年龄段慢性肾炎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IgA肾病的现有治疗策略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关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方面,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
由于多数关于IgA肾病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样本量较小,为了确证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项目团队完成了一项临床真实世界研究。人群资料来源于2019—2022年中国肾脏病医疗数据库(CRDS),15441例肾穿刺后30日内开始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用倾向性评分按1:1匹配成2组,新近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单纯支持疗法组,每组各1973例。复合终点为eGFR较基线降低40%、肾衰竭、全因死亡。
结果显示,在11726人年的随访期间共观察到396例终点事件,其中免疫抑制治疗组156例(8%),支持治疗组240例(12%)。与单纯支持疗法相比,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显著降低IgA肾病患者进展的风险,包括eGFR降低≥40%和肾衰竭(校正后HR 0.60, 95%CI 0.48-0.75)。亚组分析证实,免疫抑制治疗后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获益在年龄、性别、血压、eGFR、尿蛋白及药物使用情况等亚组间均保持一致。与单纯支持疗法相比,糖皮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单独用药治疗的肾脏保护作用相仿,但免疫抑制剂治疗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感染)的发生率较单纯支持治疗组有所增加。
IgA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尤其高发于亚太地区,且多见于青壮年人群,是导致我国青壮年人发展为尿毒症的最常见病因。目前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也存在高度异质性,缺乏有共识且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当前广泛接受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为主,辅以血压控制、生活方式干预等支持疗法,而在具有高度进展风险 (支持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仍>0.75~1g/24h)的IgA肾病患者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而这也是KDIGO在制定IgA肾病国际指南时所面临的最大不确定问题。
本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也是迄今为止IgA肾病领域最大规模的观察性研究。通过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平台并使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出近4000例患者,用以比较单纯支持疗法和免疫抑制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发现,尽管接受了标准的支持疗法,IgA肾病患者仍有12%在3年内发生终点事件。进一步研究表明,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使IgA肾病患者进展的风险降低40%。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无论是联合用药还是单一用药,免疫抑制剂均可在单纯支持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主要是感染的发生率。
这项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免疫抑制治疗改善IgA肾病患者的肾脏预后,尤其是经支持疗法无明显缓解或对糖皮质激素不耐受的患者可以作为替代的治疗方法。
侯凡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TWAS)、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科主任,全球改善肾脏预后委员会(KDIGO)执行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理事兼东亚和北亚地区主席。她为我国肾脏病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揭示了我国肾脏疾病的负担和危险因素;创新了肾脏病临床防治和风险预测策略;发现了肾纤维化发生发展新机制,为防治提供了新靶标。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善了肾脏病预后,推动了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成果在NEJM、JAMA、Lancet、Nat Med、JASN等医学顶级期刊发表一系列论著。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5项。
赵豪
医学博士,博士后,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起在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学习及工作,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J Am Soc Nephrol、Clin J Am Soc Nephrol等肾脏病领域顶级期刊。
本团队是侯凡凡院士领导的肾脏病学研究团队,由多名从事肾脏疾病临床研究的杰出医生和科研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包括临床医学、统计学和病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研究方向主要聚焦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防策略以及临床治疗策略,注重开发疾病风险预测方法和新药。研究成果发表在New Engl J Med、JAMA、Lancet、Nat Med等国际权威期刊,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33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为我国肾脏疾病防治事业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