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胃肠病学》前沿速递 | CDH11是治疗CD肠狭窄的潜在靶点

2023-11-1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引言


《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是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AGA)的官方杂志,是国际消化病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提供了胃肠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和权威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AGA在中国唯一官方指定授权发布《胃肠病学》杂志翻译的单位。

本期为大家带来《狭窄性克罗恩病单细胞RNA测序揭示成纤维细胞异质性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敬请关注!



<第7期>

狭窄性克罗恩病单细胞RNA测序揭示成纤维细胞异质性和细胞间相互作用


背景与目的

成纤维细胞在克罗恩病(CD)的肠狭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但仍需要系统水平的研究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研究者分析了CD的全层组织,通过构建首个肠道狭窄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图谱来揭示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和功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治疗靶点。


方法

研究者对13例CD患者的新鲜全层切除标本进行了scRNAseq,其中包括无炎症、有炎症无狭窄和狭窄的肠段以及7例非CD的正常肠段。每个肠段被分为黏膜和(或)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并分别分析了共99个组织样本和409,001个细胞。研究者通过组织、分离的肠细胞、NanoString nCounter技术、二代测序、蛋白质组学和动物模型验证了cadherin-11 (CDH11)在CD狭窄中的作用和潜在治疗价值。


结果

综合数据集揭示了狭窄性CD中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大多数狭窄特征性改变发生在黏膜和(或)黏膜下层,而不是固有肌层。细胞-细胞相互作用模型显示CXCL14+以及MMP/WNT5A+成纤维细胞在CD狭窄中发挥信号中心的作用。CDH11是一种成纤维细胞间黏附分子,其在狭窄CD组织和成纤维细胞中广泛表达并上调,研究者通过NanoString nCounter、RNA测序、组织靶标表达、体外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试验、蛋白质组学,以及在试验性结肠炎模型中进行基因敲除和抗体介导的CDH11阻断试验证实了CDH11的促纤维化功能。


结论

图片

全层肠scRNAseq图谱揭示了以前未被识别的成纤维细胞异质性及其在CD狭窄中的作用,并验证了CDH11是CD纤维化潜在的治疗靶点。这些结果为更好地了解CD狭窄的形成和开发潜在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依据。


图片

图1. 文章的图形摘要



研究亮点和启示

肠纤维化导致肠狭窄是CD的一个主要并发症,也是CD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抗炎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肠狭窄的发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肠纤维化或肠狭窄的药物。如何治疗肠狭窄是CD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分析了来自20例患者的409,001个肠细胞的转录组,构建了第一个全层CD的scRNAseq图谱,创新性地提供了关于上皮、免疫和基质成分的信息,并能够表征不同肠段和组织层次的细胞类型的特异性差异。研究数据表明,CDH11是致狭窄性CD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也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本研究结果为CD提供了几个新的关键发现。首先,无炎症、有炎症无狭窄和狭窄的肠段在细胞类型和转录水平上的主要差异存在于黏膜/黏膜下层。尽管CD患者的固有肌层明显增厚并导致肠梗阻症状,但在固有肌层中检测到的改变要少得多。

其次,成纤维细胞是CD的主要信号发送中枢。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是哪些机制驱动了从单纯的炎症进展到纤维性狭窄,以及该进展是由炎症依赖性的还是非依赖性的过程驱动的。作为主要的信号发送者,成纤维细胞处于阻断炎症向纤维化转变或直接预防或消除纤维化策略的核心。

第三,本研究在CD中发现了大量的MMP/WNT5A+成纤维细胞。这种成纤维细胞类型与来自抗TNF治疗耐药的UC患者黏膜的炎性成纤维细胞(IL13RA2/IL11+)相匹配,由此推测,MMP/WNT5A+成纤维细胞的存在与抗TNF耐药的相关性是由纤维化的存在介导的。研究者还发现,CXCL14+成纤维细胞群共表达PDGFRA或ADAMDEC1,在CD中表现出最明显的转录变化。CXCL14+成纤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产生增加有关,并且CXCL14本身具有促纤维化特性。ADAMDEC1在结肠炎成纤维细胞对组织重塑和愈合的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而PDGFRA+成纤维细胞显示增殖表型,是胶原蛋白的主要来源。

CDH11是CXCL14+和MMP/WNT5A+成纤维细胞共享的唯一细胞表面受体。新型ECM沉积测定显示,CDH11在体外具有与TGF-b1相当的强促纤维化特性。蛋白质组学和二代测序结果提示,CDH11在体外具有广泛的促纤维化作用。CDH11的靶向药物或基因抑制可在体内试验中减少肠道纤维化,且长期给药后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

本研究通过建立非炎症、炎症和狭窄的CD肠段的详细单细胞图谱,表征了黏膜和黏膜下层特定间充质细胞亚群的强促纤维化活性,并发现CDH11是广泛表达的对ECM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表面分子。揭示了CD狭窄新的细胞和分子机制,CDH11是狭窄性CD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和潜在治疗靶点



译者简介

图片

译者

朱敏

医学博士

消化内科医师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在APDW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炎症性肠病。

图片

审核

施海韵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青年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青年博导。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道疾病专业副召集人,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论坛副召集人。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在DDW、APDW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并获青年研究者奖。主要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与肠道微生态。

图片

总审核

张澍田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第四、五届会长,亚太消化内镜学会第六、七届委员,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第一届会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主编,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中心简介

图片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以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微创)诊断与治疗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消化健康学院挂靠单位。由消化一、二、三科、消化内镜中心(全球20家最卓越之一)和消化实验室组成,共有医生88人、科研人员12人、科研辅助人员15人、护士94人。西城院区位于首都核心区(前门南、天坛西),通州院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顺义院区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后沙峪。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需授权



好文推荐


▶ TIPS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食管早癌的早期信号、高危人群、筛查

▶ 胃镜检查后为什么还要做病理活检?

▶ 胃ESD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5个诀窍学会腹痛诊断,和误诊说再见!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常用的治疗药物总结

▶ 简单三步根除Hp,剿灭消化溃疡的宿敌

▶ 最新版《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权威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