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2023世界肺癌大会(WCLC)即将于今年9月9-12日在新加坡召开。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肿瘤领域学术会议之一,WCLC大会吸引着全球专家学者的目光,最新前沿进展令人目不暇接,内容更是覆盖肺癌的方方面面。
大会第二天的口头报告专场12(OA12)的主题是“突破界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方法”,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T.E. Stinchcombe将带来题为“An Analysis of the Rate of 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 from CALGB (Alliance) 140503 Trial of Lobar versus Sub-Lobar Resection for T1aN0 NSCLC”的口头报告,该研究现已在大会官网公布摘要全文。
“2023WCLC中国医学论坛报学术联播”特为广大读者将该报告的摘要全文编译整理,就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吧!
An Analysis of the Rate of 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 from CALGB (Alliance) 140503 Trial of Lobar versus Sub-Lobar Resection for T1aN0 NSCLC
中文标题:一项在对比T1aN0的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和亚肺叶切除的CALGB(Alliance)140503试验中第二原发肺癌发生率的分析研究
摘要号:OA12.03
讲者: T.E. Stinchcombe(Duke Cancer Institute, Durham/NC/USA)
介绍 Introduction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接受根治治疗后,可能会发展出第二原发癌(SPLC)。据估计,SPLC的风险为每例患者每年1%~2%,但这一估计是基于对不同疾病阶段患者的回顾研究得出的并取决于影像学检查的频率。
方法 Methods
CALGB140503(Alliance)是一项多中心、国际、随机的Ⅲ期试验,纳入了临床分期为T1aN0的NSCLC患者,以确定在亚肺叶切除和肺叶切除之间在无病生存上的非劣性。患者术前CT上肿瘤直径≤2 cm,位于肺外1/3,病理证实为N0状态。术后1年内,患者每6个月接受一次CT扫描,然后至少5年内每年检查一次CT。SPLC的测定由治疗医生完成,并作为研究的一部分记录下来。我们对总试验人群、亚肺叶和肺叶组中SPLC的发生率进行了分析。使用对数暴露时间作为偏移量的泊松模型来估计这些比率及其可信区间。风险比和基线危险因素的顺应性使用多变量特定原因的COX PH模型进行估计。
结果 Results
在2007年6月15日至2017年3月13日期间,697例患者在试验中接受治疗(340例患者在亚肺叶切除组,357例患者在肺叶切除组)。中位随访期为7年。在研究人群中,每例患者每年的发病率和出现SPLC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4%和25.4个月。亚肺叶组的人均年生存率为3.8%,中位时间为26.7个月;肺叶切除组的人均年生存率为3.1%,中位时间为25.4个月。总试验人群、亚肺叶组和肺叶组SPLC的5年累积发病率估计分别为15.9%、17.2%和14.7%。多因素分析得出的可能与第二原发癌相关的风险因素如下所示。
结论 Conclusions
观察到的第二原发癌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意义。这些数据对Ⅰ期NSCLC切除患者的监测和筛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3WCLC中国医学论坛报学术联播
邀您一起快意研究前沿,畅享学术盛宴
还在等什么?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
这一次,让我们
双向奔赴 · 不见不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