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Radiology丨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诊断性研究:FAPI对比FDG PET/CT

2024-04-16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诊断性研究:FAPI对比FDG PET/CT

发表期刊:《放射学》[Radiology,IF(2022)=19.7]


通讯作者:于金明


主要研究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



推荐理由


精准诊断是肿瘤精准治疗的基石。于金明院士团队长期攻关分子影像研究,成功构建肿瘤微环境核心特征间质细胞显像剂18F-FAPI,并证实其对肺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超越传统FDG PET,为肺癌靶区勾画提供新型高效影像工具。



研究解读


肺癌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作为癌症诊断、分期的重要手段,PET/CT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信息。目前最常用的PET示踪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但18F-FDG并非癌症特异性的显像剂,易受炎症、感染等影响,产生“假阳性”结果。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是一种膜锚定的肽酶,在超过90%的上皮性肿瘤中高表达,而在生理条件下低表达,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反映肿瘤微环境特征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技术公共,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肿瘤微环境核心特征间质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显像剂18F-FAPI,并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探索了其对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诊断的准确性。


该研究最终分析了68例1周内接受18F-FDG PET/CT和18F-FAPI PET/CT检查的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一共分析了原发灶(68个)和480个转移灶。结果发现病灶最大摄取值与本底值的比值(TBR)在原发灶中18F-FAPI PET显著低于18F-FDG PET(25.3±14.0对32.1±21.1; P<0.001),但是在转移淋巴结(7.5±6.6对5.9±8.6; P<0.001)和骨转移(8.6±5.4对4.3±2.3; P<0.001)中18F-FAPI PET/CT显著高于18F-FDG PET/CT。18F-FAPI PET/CT较18F-FDG PET/CT分别提高了19%的肺癌诊断分期[88%(60/68)对69%(47/68), P=0.004]。18F-FAPI PET/CT对转移灶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24/329)、93%(141/151)、97%(465/480)和97%(141/146),显著优于18F-FDG PET/CT,85%(278/329)、79%(120/151)、83%(398/480)和70%(120/171)。其对肺癌分期和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取得了超越传统18F-FDG PET/CT的比较优势,为肺癌靶区勾画提供新型高效影像工具。



专家点评


肿瘤的精准治疗依赖于精准诊断。PET/CT仍然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最佳办法。本研究在充分利用PET/CT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使用靶向肿瘤微环境核心特征间质细胞的显像剂18F-FAPI,不同于目前临床广泛使用18F-FDG,不受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且检查时不需要空腹,更便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另外,该显像剂具有选择性强、亲和力高的特性,已成功用于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不同实体肿瘤患者的PET/CT显像研究。区别于德国海德堡州立大学成功研发的68Ga标记FAPI显像剂68Ga-FAPI,68Ga作为标记核素,半衰期为68 min,衰减快,存在空间分辨率偏低等问题;18F半衰期长(110min)、正电子能量较68Ga核素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是临床广为接受的标记显像剂的核素。本研究首创应用18F-FAPI PET/CT挑战经典18F-FDG PET/CT比较其对肺癌的诊断分期。


转移病灶的诊断准确性是决定肿瘤分期的关键。该研究发现18F-FDG PET/CT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假阳性(11/15)和假阴性(4/15)明显高于18F-FAPI PET/CT(5/7,2/7)。另外,18F-FAPI PET/CT克服了18F-FDG PET/CT对短颈小于1 cm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劣势。该研究纳入的肺癌患者中合并有炎性淋巴结、结核性淋巴结炎均被18F-FAPI准确诊断。特别是对富血供的脏器(颅脑、肝脏),18F-FAPI的本底摄取值极低,直径小于1 cm的该处病灶也可被成功检出。另外本研究根据骨质破坏形式将骨转移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和无改变性,发现18F-FAPI PET/CT对骨转移诊断的敏感性高于18F-FDG PET/CT,但是特异性没有统计学区别。


18F-FAPI PET/CT为肺癌中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新型高效影像工具,可用于指导放疗靶区精准勾画,也为肿瘤治疗疗效评估和毒性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和验证FAP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发新型诊疗探针具有重要贡献。



作者介绍


image.png
通讯作者
于金明

山东潍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名誉校(院)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候任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院士专家联合会会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促进会会长、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多家杂志主编或副主编。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全国人大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代表。


为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山东省科技最高奖一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为首获得多项国家“863”、国家“十五”、“十一五”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研究成果修改了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的肿瘤临床治疗指南和规范,多次应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和医疗机构进行学术讲座,多次应邀到欧美等国际学术大会做主题报告。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630余篇,其中在Cancer、J Nucl Med、JAMA Oncology、Lancet Resp Med、Int J Rad Oncol Bio Physics等国际著名SCI收录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其率领的团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授予集体一等功,指导的团队成员两次获美国放射治疗年会(ASTRO)大会唯一“国际论文奖”。

image.png
第一作者
魏玉春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肿瘤学博士、博士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分子影像引导的肿瘤精准诊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青年基金等省部及以上课题5项。为首荣获山东省医学会青年科技奖二等奖1项、于金明科技创新奖2项;为主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Radiology, J Nucl Med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著17篇,研究荣获“The EANM Springer Prize Best Paper”(欧洲核医学年会最佳论文,全球三篇之一)。10余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言交流并获奖。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质控分会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女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和中华肿瘤防治杂志青年编委。




团队介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是首批国家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肿瘤精确放疗研究,引领放疗发展方向。学科带头人于金明院士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拥有一批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及在中华医学会等国家级学会担任重要职务的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临床科研队伍,是首批“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并被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50余项,主持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31项;研究成果修改包括美国、欧洲、中国等国际国内指南和共识9项,牵头制订肿瘤放疗指南和共识8部;主编专著、教材8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