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开篇寄语|王化虹主任:掌握好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的“度”

2023-05-1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开篇寄语


video


本次活动牵头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王化虹教授特别录制开篇寄语,为大家介绍“14天幽门螺杆菌诊疗理论和实战培训”活动的内容设置,以及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将会有哪些收获和提高。


01
开展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化培训有哪些重要意义?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这在世界上已有共识。胃癌的发生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就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实际上,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是今天才有,可能在上万年以前,就已经和人类共存了,只是过去大家对于幽门螺杆菌和疾病的关系没有更多关注。


近40年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与一些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团队做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如果同时还存在家庭遗传因素,那就可能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如前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在我国已经被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高度关注,所以我们需要做好胃癌的早诊早治,将胃癌“扼杀”在摇篮中,就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加以关注,并做好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规范化诊治。

02
基层医生在学习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方面一般存在哪些误区,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


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认识,我们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国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非常多,当时也没有那么多的治疗药物,有一些专家尝试使用抗生素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发现,实际上是根除幽门螺杆菌起到了作用。


随着我们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危害认识的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工作也被提到日程上来。北大医院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就着手开展了幽门螺杆菌相关的培养、诊断和治疗工作。随着经验不断积累,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也来到北大医院学习如何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在培训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度关注”,据我所知,并不是所有的医院、诊所都能够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很多医生都是凭经验进行诊断并开具药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这就可能导致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以至于出现幽门螺杆菌耐药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医生可能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只要没有症状,就不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和治疗。


也就是说,高度的关注和太不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都是存在的,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好诊治的“度”,规范化地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这是我们当务之急。


03
本次14天幽门螺杆菌诊疗理论和实战的培训内容设置,以及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将会有哪些收获?


本次活动适逢“515全国无幽日”,515实际上是取谐音“我要无”幽门螺杆菌的意思。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能够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的正确认识,同时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规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本次活动主要设置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如何去正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二是如何正确地处理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三是针对难治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一些复杂问题,我们跟大家做一个讨论,也希望我们这种讨论能够汇集大家的智慧,将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工作做得更好,使人民获得最高水平的健康。


每天5分钟

跟随14位专家学习“北大诊治经验”

全面系统提升

Hp感染规范化诊疗能力!


截图保存二维码至微信报名
海报4.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