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生发中心后淋巴B细胞谱系的克隆性浆细胞肿瘤,在骨髓祖细胞谱系确定后逐步发展形成。浆细胞异常增生疾病范畴广泛,涵盖从无症状的浆细胞癌前增殖状态,如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和无症状MM(冒烟型MM,SMM),到具有终末器官损伤且患者发病率显著的恶性疾病,如MM和浆细胞白血病。几乎所有MM病例均由MGUS前驱阶段发展而来,但大多数MGUS病例不会进展为恶性肿瘤。除显性MM外,部分病例还可能发展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或淋巴增殖性疾病1。
MM占所有癌症的1%,是仅次于淋巴瘤的第二大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据估计,全球5年患病率约为22万例。在西方国家,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5例,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年龄约为66~70岁,其中37%的患者年龄小于65岁。MM在30岁以下人群中极为罕见,报告的发病率为0.02%至0.3%之间,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一般而言,MM不被视为遗传性疾病,但家族性病例虽罕见却真实存在。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MGUS患者的亲属患MGUS(风险增加2.8倍)、MM(风险增加2.9倍)、华氏巨球蛋白血症(风险增加4.0倍)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风险增加2.0倍)的相对风险更高1。
近年来,MM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开启了治疗新篇章,随后免疫调节药物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等新型治疗方法相继问世,改变了疾病的自然病程,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1。伴随MM新药的不断出现,MM已经全面进入免疫治疗时代,治疗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2。在此背景下,为提升MM领域的整体诊疗水平,加速BCMA靶向治疗及新型作用机制药物的临床认知与应用,强化复发难治性MM的全程管理,中国医学论坛报策划并发起“髓愈视界——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管理与进展交流”系列会议。第三期会议将于10月16日线上举行,会议将紧密围绕靶向BCMA治疗MM的临床管理策略,深入探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及其有效管理策略,通过剖析MM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路径,促进诊疗经验的互通与协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9:00-20:35
会议形式:线上直播
观看方式: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参考文献:
1. Kazandjian D. Multiple myeloma epidemiology and survival: A unique malignancy. Semin Oncol. 2016 Dec;43(6):676-681. doi: 10.1053/j.seminoncol.2016.11.004. Epub 2016 Nov 10. PMID: 28061985; PMCID: PMC5283695.
2. 路瑾.多发性骨髓瘤诊治:2024版指南更新要点[J].中华内科杂志, 2024, 63(12):1160-1162.DOI:10.3760/cma.j.cn112138-20241008-00662.
GSK参与本材料的制作,本材料的目的是科学交流,可能包含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或有关药品未在中国获批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适用人群。GSK只推荐已批准上市的药品按中文说明书进行处方。仅供医疗保健专业人士阅读。
NX-CN-MMU-AGND-250051
有效期至 2027年9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