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正式发布

2021-05-02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非原创 其他

2021年4月28日,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肿瘤防办)出版的《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这是北京市首次以年报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居民癌症发病与死亡特点。

微信图片_20210428171246.jpg

会议现场图(主办方提供)

《年报》主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季加孚在致辞时介绍,北京市肿瘤防办成立于1976年,挂靠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市肿瘤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另外,北京市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曾多次被世界卫生组织《五大洲癌症发病率》和全球癌症生存监测项目(CONCORD)所收录,目前是国际癌症研究署中能够代表中国的一个重要数据库。


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介绍,本次《年报》汇总了2017年北京市16个辖区户籍人口的肿瘤登记数据,详细报道了全市整体及23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年报》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所收集的来自全市16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送的2017年肿瘤登记数据、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肿瘤患者死亡数据库、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门诊数据匹配和社区主动随访补充的死亡结局以及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人口资料。”


微信图片_20210428171249.png

会议现场图(主办方提供)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刘峰谈及针对居民高发癌症,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癌症防控措施。据介绍,2012年起,北京市就开始承担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同时还承担了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农村结直肠癌和肺癌早诊早治项目。此外,还有基于女性重点人群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2014年,北京市肿瘤防办率先搭建了全国首个基于癌症筛查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了从高危评估、预约、临床筛查、结果录入到信息汇总分析等全流程的网络在线管理。


“北京市在努力提高早期肿瘤患者的早期发现比例和五年生存率、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同时,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与数据管理质量,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癌症二级防控策略和高危居民精准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数据支持。”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魏文强如是说。


微信图片_20210428171252.jpg

与会嘉宾合影(主办方提供)

据悉,未来北京市肿瘤防办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开展肿瘤登记工作,计划每年发布一次《北京肿瘤登记年报》,为肿瘤防控提供更加扎实、科学的依据,同时不断完善癌症防治体系,积极做好癌症筛查与健康教育工作,持续提升肿瘤防治人员能力,加强居民癌症防治意识,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年报》主要内容如下:


一、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但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0070例,发病率为367.8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长。全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1.3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06%,死亡率的下降与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占比逐年增高有关,当然也与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癌症筛查等防治工作取得综合成效有关。


但是作为多年来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恶性肿瘤的危害在未来还会持续显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依然是当务之急。


二、男性和女性发病谱呈现不同特点


北京市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男女发病比约为1 : 1.1,但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比约为1.6 : 1。男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不论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


三、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发病和死亡地区差异明显


北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自20~24岁开始快速上升,于80~84岁达到高峰,老年群体占所有新发病例49.1%。年龄别死亡率自40~44岁开始快速上升,在85岁及以上达到高峰。从地域分布看,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而死亡率低于郊区,常见癌种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异,除诊疗水平的差异外,主要是由于郊区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等治疗效果较差的肿瘤占比高于城区。


来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