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湖南省脑科医院 王艳
失读症,是一种获得性阅读能力受损,导致无法阅读或理解书面语言,由后天性大脑损伤引起,最常见于优势半球的脑血管意外。根据患者阅读错误表现出的言语心理学特点,可分为表层失读症、语音性失读症、深层失读症、纯失读症。
1.表层失读症
是因词汇通路加工受损,患者过度利用GPC,从而在阅读时表现出特征性的“规则化阅读错误”。
举例:①去偏旁阅读错误:晴→青,岩→石或山,②辅音错误:睦(mu)→怒(nu),③声调错误:末→摸。
2.语音性失读症
由于GPC通路受损,词汇通路相对正常,从而产生阅读实质词较功能词优越的失读表现。
3.深层失读症
临床上较少见,是语音性失读的一种极端状态,主要特征是语义错误的产生。表现复杂,主要包括:
3.1 语义错误
语义错误的产生是深层失读症的特征性症状。
举例:①字义相同阅读错误:kitchen→cook,lion→tiger,尘→灰,裹→包,②字义相连阅读错误:如读出该字的后一个字或者前一个字,耳→朵,址→地,③字义相反阅读错误:阴→阳。
3.2 假词阅读困难
深层阅读症患者几乎完全不能朗诵假词。
3.3 词形学错误
又称词干错误。如:将sexy误读成sexist,将sing误读成singer,将singing误读成sing等。
3.4 阅读实义词比抽象词及功能词好
表现出具体化效应。具体化效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具体实义词阅读优于抽象实义词,另一方面,对实义词阅读优于功能词。
3.5 视觉错误
举例:将brother→brothel。
4.纯失读症
又称失读不伴失写症或拼读性失读症(spelling dyslexia),主要表现为对书面语言的阅读障碍,主要表现为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读行为(letter by letter reading)。其他语言能力如听理解、自发书写等相对保留。阅读速度较正常人明显慢。
来源:神经科记录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