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肌酐889µmol/L,我却没有给他做透析

2023-06-27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作者: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一般来说,血肌酐超过700µmol/L就考虑是尿毒症,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这可能大家都知道。


不过,有一位肌酐889µmol/L的患者,我却没有给他做透析,这是为什么呢?


他是一位外地患者,41岁,发现糖尿病18年,但他抵触去医院,只是自行用药,血糖控制得不好。


1个月前因为糖尿病足左无名趾坏死,在当地医院住院手术截去了左无名趾,住院时检查发现已经是尿毒症了,当地医院建议他准备透析,他没同意。


出院后一个月血肌酐逐渐升高,他还是不甘心透析,于是通过关系千里迢迢来的我这里。


在我这里检查发现血压150/90mmHg,血糖8.15mmol/L,血红蛋白105g/L,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肌酐889µmol/L,的确非常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过,他自觉症状比较轻,没有明显的不舒服,饮食也不错,这也是他不甘心透析的原因。


此外,慢性肾衰会出现肾性贫血,一般来说,贫血的严重程度与肾衰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可他贫血并不严重,直觉告诉我他的肾衰也可能不太严重,但需要证据说话。


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他没有心衰,没有高血钾,关键是ECT测肾小球滤过率27.85ml/min。ECT是判定肾功能的金标准,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才考虑是尿毒症,他还没有到尿毒症。综合考虑,最终我没有给他透析。一听不用透析了,他夫妻二人特别开心,有一种被解救的感觉。


01

血肌酐、肾功能与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疾病,而是各种肾脏病的晚期状态。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肾脏病,如果迁延不愈,逐渐加重,发展到终末期就称为尿毒症。


过去用血肌酐值来评判肾功能,当血肌酐≥707µmol/L,就诊断为尿毒症。后来发现,血肌酐值并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肾功能,比如一位老年人,肌肉萎缩,食量下降,血肌酐产生明显减少,一个瘦弱的老年人,即使肾功能很差,血肌酐也不会太高,所以单纯用血肌酐值判断肾功能是不客观的。


后来逐渐用血肌酐值结合年龄、性别、体重等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也就是肾小球的滤过能力,相对而言,肾小球滤过率能客观反映肾功能。


现在认为,当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就诊断为尿毒症。


长期临床实践发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也有一定的偏差。在特殊情况下,偏差还比较大。比如说,一个慢性肾衰竭患者,血肌酐一段时期内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遇到严重感染、劳累、创伤、脱水、血压骤然升高、不当用药等情况,可能使血肌酐突然升高。而当这些急性因素消除后,突然升高的血肌酐,也可能会回落到之前的水平。如果以突然升高的血肌酐去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就会出现一个误导的结果。


现在有条件的医院用机器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显像,也叫ECT,这是目前判定肾功能的金标准。

02

尿毒症就要透析吗?

尿毒症需要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那是不是说,只要到了尿毒症就要实施替代治疗呢?其实,到了尿毒症,不一定都要透析。


过去认为,一旦到了尿毒症期,就应该透析治疗。甚至一度认为,糖尿病肾病还应该提前透析,现在发现,上述观点是不合适的。


2010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合作开展了一项大型的临床研究(IDEAL研究),结果发现,早透析组(肾小球滤过率10~14 ml/min)和晚透析组(肾小球滤过率5~7 ml/min)的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别,而且早透析组的治疗花费更高,满意度更低。


早透析不但没有获益,反而花费高,满意度低,干吗要早透析?


基于IDEAL研究,目前欧美指南基本都是推荐算肾小球滤过率6~8 ml/min开始透析。


2013年的KDIGO-CKD指南认为,eGFR 5~10ml/min是开始透析的合适时机,而日本的最新指南指出,对于无症状的尿毒症患者,建议eGFR 2~8 ml/min开始透析。


2015年KDOQI更新了透析时机的指南:不应该单纯依据肾功能水平决定透析时机,血肌酐高多少应该透析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更需密切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营养状态等。


所以,是否开始透析,除了考虑肾小球滤过率外,还有考虑其他全身症状。建议尿毒症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也要考虑透析:

1、心包炎或胸膜炎;

2、进展性尿毒症性脑病或神经病;

3、利尿剂难以纠正的水肿和心衰;

4、内科治疗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钙、低血钙、高血磷等;

5、持续的恶心和呕吐、营养不良。


所以说,得了尿毒症,不一定要透析,应该综合病情,掌握时机。


此外,进展到尿毒症后,仅仅透析是远远不够的。透析只是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措施,而且尿毒症患者仅仅透析是远远不够的。透析只是解决水肿,血肌酐、血尿酸升高,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等肾脏的滤过功能障碍,但不能替代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而因肾性高血压、高磷血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因。


所以,透析患者仍需要大量的药物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和改善钙磷代谢障碍。

03

为什么他血肌酐很高

但还不是尿毒症呢?


我再给大家说说血肌酐和肾功能的问题。肌酐是肌肉的代谢废物,体内肌酐一方面来自自身肌肉的代谢,另一方面来自肉类食物的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临床通过血肌酐水平来推断肾功能。


接下来再说这位患者。他身高1.7m,但体重95kg,肌肉多,食量大,肌酐每天产生的就多,所以他肾功能不太严重,血肌酐也很高。


他现在离尿毒症已经一步之遥了,我告诉他,如果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饮食,大幅度减重,也许几年之内不用透析,但如果像原来那样对血糖放任自流,那很快就会透析。


此外,我再说说透析的问题。临床上发现,许多慢性肾衰患者一听说要透析就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非常排斥,甚至千方百计拒绝,其实这也是误区。


透析不是对慢性肾衰患者的“惩罚”,而是对已经丧失肾功能的替代,或者通俗地说是一种“续命”手段。肾功能真的到了基本丧失的阶段,如果不透析、不替代,谁来“排毒”?谁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谁来维持生命?


来源:李青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