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汇聚中国声音,鉴证中国力量——BEST 2020拜耳肿瘤高峰论坛”从肠计议—新瑞论坛专场线上会议成功举办,国内结直肠癌诊疗领域大咖共聚云端,共话热点,共享经验,共谋前路。本报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非教授。
刘非教授解读了《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0版)》对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推荐:无论对RAS和BRAF野生型还是突变型,瑞戈非尼都仍是Ⅰ级推荐(ⅠA类证据);且在国内外权威指南/规范中都被一致推荐为三线标准治疗。自2013年至今,瑞戈非尼在全球多个国家的真实世界/上市后研究中均充分验证了与III期RCT一致的生存获益。用药顺序布局上,相关研究显示,瑞戈非尼序贯TAS-102优于TAS-102序贯瑞戈非尼;瑞戈非尼序贯西妥昔单抗优于相反的序贯顺序(REVERCE研究)。
安全性方面,一项比较了CONCUR、CORRECT、RECOURSE、FRESCO和TERRA五项研究试验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瑞戈非尼严重不良事件(SAEs)发生风险更低。REGOLD研究证实了瑞戈非尼在≥70岁人群中同样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多项研究证实,瑞戈非尼120 mg起始剂量可兼顾疗效和安全性。
引用相关大数据客观呈现了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现状,总体分期晚、预后不理想。手术切除获益明显,但术后复发制约长期生存。局部联合系统治疗的综合模式是目前公认策略。国内外结直肠癌肝转移权威指南/共识一致推荐瑞戈非尼为三线标准治疗,其在临床实践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CONSIGN、CORRELATE、REGARD试验等全球多个国家的真实世界/上市后研究验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前期已发表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其中肝转移占69.3%)患者生存获益良好,中位总生存期(OS)达11.0个月。且多项研究显示,瑞戈非尼可使肝转移灶发生积极形态学变化,提示更好预后。许建萍教授展示了两例来自不同中心的采用瑞戈非尼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典型案例,均显示出可喜的生存获益。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从一线到三线的治疗现状,总体而言,患者暴露于越多的治疗线数和药物,OS越长。其中持续的抗血管治疗是mCRC重要治疗策略。无论从治疗目标、指南推荐、RCT(如CONCUR和CORRECT研究)、真实世界证据(已达16000余例)、安全性和耐受性,还是从患者临床特征(如REGOLD研究)、肿瘤部位(如CORRELATE研究)或生物标志物状态(如CONSIGN研究)对疗效的影响来看,瑞戈非尼均是mCRC三线标准治疗药物,适用于广泛的mCRC患者。
三线治疗用药顺序方面,现有证据支持在化疗Rechallenge前,应优先使用如瑞戈非尼等已批准的标准治疗。REVERCE研究中R-C方案(瑞戈非尼序贯西妥昔单抗)优于C-R方案(西妥昔单抗序贯瑞戈非尼)的主要原因为先用瑞戈非尼不影响基因状态。且先用瑞戈非尼可持续抗血管,改善生存;改善肿瘤微环境还可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从而使患者全程获益。
本文由刘非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