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肌缺血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2020-12-11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冠心病

心肌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我们应该及早预防。在这里就介绍一下心肌缺血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第一种: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以及处于更年期之后的老年女性人群,这两种都是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的易感人群。


第二种:


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脂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人士,身体同时伴有这些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肌缺血性胸痛。



第三种:



家族中有患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如果父亲在55岁之前或者是母亲在65岁之前患上了冠心病,那么他们的子女中,会患上冠心病的概率就明显增大,发生心肌缺血性胸痛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除以上三种人群外,我们在多年的临床中,还遇到一类心理、情绪性心肌缺血的病人也非常多。这类人群,往往是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中常常有不顺心的事情,情绪长期压抑。其特点是:压抑性或者多疑、敏感、激动、急躁、攻击性性格人群。



心肌缺血的预防


1、合理饮食:


粗细粮合理搭配,应以低脂饮食为主,摄取过量高脂肪食物可使血脂浓度突然上升,使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加重心肌缺血症状。


2、劳逸适度:


体力消耗后应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进行多次的休息,每次在二十分钟左右,上班久坐的办公室人群,应该从桌旁站起来数次,每次3~5分钟。


3、睡眠充足:

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血压正常或偏高的人要在睡眠时把腿部的床稍垫高7~10厘米,使双腿和下肢稍高于心脏的水平线,有助于迅速入睡。


4、注意气候变化:

天气炎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加之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冬季则应适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


5、积极治疗原有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导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已确诊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有效的降压、降脂、降糖药物。


6、按时进行体检:

三高疾病的人群,需要按时进行测量血压、检查血脂、测试血糖,有条件者的人群,最好要定期检查心电图,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来源:心血管精准治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