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左心耳,房颤患者血栓的“沃土”

2018-11-10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心房颤动血栓栓塞

众所周知,心房颤动(AF)是临床当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在接受二尖瓣置换或者成形的心脏病患者中,有研究显示高达30%~ 40%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合心房颤动。

与此同时,房颤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概率也进一步增加,Framingham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65 岁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在 4%左右,到75岁时,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达15%。

timg.jpg

心房颤动最大的危害之一是多系统血栓栓塞,脱落后引起脑栓塞以及体循环栓塞,即大家所谓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使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升高5-6倍,而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率更高,为非心房颤动患者的十几倍[1]到80岁以上,心房颤动成为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

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形成的栓塞栓子组织致密、较坚硬,栓塞后早期发生再通的概率较低,所以预防血栓栓塞尤其重要。国内外研究表明,60%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而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比例>90%。因此,干预式闭塞左心耳对减少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3]


目前,对于左心耳的封闭临床中主要有两种术式:

是内科经皮介入使用封堵器材的封堵术;

是外科经心外膜左心耳心外夹闭术。

外科心耳夹闭可以经微创胸腔镜完成,它是利用U型弹簧可给两个平行杆杆间施加一定的闭合力的机械原理,来完成从心外膜夹闭左心耳。该心耳夹与现有其他器械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短期内能保留心耳结构完整、避免残端出血、并且闭合心耳效果可靠的优势,提高了临床干预左心耳的有效性[4]

参考文献:

[1]Kannel WB, Abbott RB, Savage DD, et al.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the Framingham Study[ J] . N Engl J Med, 1982,

[2]Wolf PA, Abbott RB, Kannel WB, et al.Atrial fibrillation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 the Framingham Study[ J] .Stroke, 1991

[3]葛英辉,吕传剑,程天明,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发育异常的临床应用.中原医刊,2007

[4]王珏,郑帅,焦玉清等,双源螺旋CT左心房成像评价经心外膜左心耳心外夹闭术手术效果的初步研究,2016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外科  赵舟

来源: 心外方舟(常识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