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感冒发烧时,为什么不建议立即降温,到了38.5℃才吃退烧药?

2021-03-1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冬春交替,万物复苏,也是感冒、流感等病毒肆虐的季节。最近有好多人问华子,在网上看到许多服用退烧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那么在感冒发烧的时候,如何使用退烧药才能保证安全?


华子说,安全使用退烧药,要掌握两个关键点。第一,要掌握什么时候服用退热药;第二,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掌握正确的用法用量

一、人体为什么会发热


人体有体温调节中枢,会保持体温的恒定。但是在致热物质的作用下,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会上移,就会导致人体发热。导致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来自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感染,这些病原微生物释放出的各种毒素,会诱使人体前列腺素合成增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


前列腺素增多,也会造成人体的疼痛感增强。所以在感冒的时候,发热与身体疼痛往往会同时出现,人非常的不舒服。我们所用的退热药物,作用就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身体中的前列腺素水平下降,让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

二、发热是人体有益的保护机制


1、发热会增加免疫细胞活性


发热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在遇到发热的时候,大家都想尽快地降温。但实际上,发热是人体有益的保护机制,尤其是在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时候。


人体的免疫系统,依靠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发挥作用。这些免疫细胞不停地在人体中穿行,在某处有病原体入侵的时候,免疫细胞就向患处运动,以消灭致病因素。在人体的发热的时候,免疫系统会得到大幅增强,各种免疫细胞的数量以及活性都会增加。

2、体温达到38.5℃会促进免疫细胞的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免疫细胞的运动速度有限,需要一定时间才会赶到感染部位。但是当人体发热到达38.5℃的时候,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Hsp90)就会被表达到细胞膜上。与负责免疫细胞移动的整合素结合,极大加速免疫细胞的运动速度,使免疫应答更加迅速。


而且当Hsp90被成功诱导之后,即使体温恢复正常,Hsp90的表达也可以维持约48小时。所以在发热的时候,要让体温维持在38.5℃以上一段时间(大约6小时),再使用退热药降低体温,就不会影响对免疫细胞的移动促进作用了。


三、降温时的药物选择


正常的发热,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对人体有益,只有体温达到40℃以上的超高温时,才会对人体机能造成破坏。所以不要为了预防发热而提前使用退热药,在发热时,如果精神尚可,不妨让体温维持在38.5℃几个小时后,再使用退热药。


退热药的选择,通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两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更少,不良反应更低,通常作为首选用药。如果降温效果不好,或是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即“蚕豆病”),可以用布洛芬。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按照说明书的用法与用量,不要超量服用,两者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两种药物口服都有较好的吸收,服药后30分钟~2小时内发挥降温效果,不方便口服给药者,可以采用栓剂直肠给药。一次用药后,需间隔4~6小时后才能再次服药。体温不易降低或是超高热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将两者交替服用,以获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所以如果服用感冒药,一定要注意配方中是否有与退热药相同的成分,不要将多种复方感冒药混服,避免用药过量服退热药的同时可以进行物理降温以辅助退热,要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可以用温水擦拭体表,但不建议用酒精或是冰块,避免增加不适感。

总结一下,在发热的时候,当体温达到38.5℃时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促进作用,所以退热药不应过早服用。常用的两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要大于布洛芬。退热药属于非处方药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只要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不要超量服用,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首发于药师华子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