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3年前,尽管发表在N Engl J Med杂志的论著表明,TRACERx研究已对早期肺癌的肿瘤进化模式以及基因特征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但由于西方学者对于极早期肺癌处理策略的保守,浸润前病变的进化研究尚不透彻。去年,我国学者主导的、关于浸润前病变或早期肺癌分子特征、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发表已有不少于五项,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图4)。
图4 早期肺癌的分子特征及演化研究
各研究较一致的结论包括:EGFR、RBM10等基因突变在浸润前病变即可出现,并可能是主要驱动早期肿瘤进化的分子事件;突变印迹分析显示C-T碱基转换起主导作用,而吸烟相关的C-A的碱基颠换亦存在于这类人群中;拷贝数扩增变异、突变负荷及人白细胞抗原(HLA)杂合子的缺失等,随肿瘤浸润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D-L1/CD8等免疫标志物表达水平不同的患者,其分子特征也不同,分子特点与免疫微环境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各研究结论也存在一些不相一致之处,如从非浸润到浸润的过程中亚克隆突变的比例及演变、多灶磨玻璃型肺癌不同病灶间的进化机制等。
鉴于我国学者在处理极早期肺癌的有限经验,更深入的相关研究值得期待。未来结合单细胞测序等技术,有望进一步揭示极早期肺癌的进化特点,提供更全面的分子水平数据,最终改进目前尚欠统一的、早期磨玻璃肺癌病灶的临床诊治策略。
作者 | 陈克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