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4月26日上午,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了今年第二期摇号的基数序号总数,平均每个指标有2898人争抢,中签率再创新低。抽了一年都没中的人,不如来看看这篇文章,获取点心理安慰。
加州大学的Michael Anderson、人民大学的陆方文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杨军,分析了北京地区937个参与机动车摇号的家庭发现,50岁以上的人中,摇中车牌容易胖。中签后5.1年时,50岁以上的中签者平均比未中签者重了10.3公斤。这一研究发表在BMJ上。
北京市,中国首都,俗称首堵。每到早晚高峰,各大干线变身停车场。尤其是长安街东边的车(C)倍儿(B)堵(D),写字楼里灯火通明的人不一定是在加班奋斗,可能只是为了避开堵车。
为了减轻拥堵,北京市在2011开始了机动车限购,以摇号方式分配购车指标。到2012年中,中签率就下降到每月不到2%,如今更是连万分之四都不到。甚至有人从2011摇号摇到全面脱贫,依然没有中签。
不得不说,限购的作用还是挺明显的。限购后,北京市机动车的年增长率,从2010年的19.7%直线降低到了2011年的3.6%,2019年更是只增长3.0%,就是那些重点地区,该堵还是堵。
(来自pixabay.com)
伴随着机动车数量一起增加的,还有国内胖子的人数。中国原本是世界上最瘦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1985年后超重和肥胖率开始快速增加,直追发达国家。
虽说有钱了吃的好了,应该是超重和肥胖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出门开车多了,运动量势必要下降的。原来走路、骑车上班的自不必说,就算是原来坐公交、地铁出行的人,以北京公交、地铁的拥挤程度,每天挤上车挤下车,还要在车加速减速拐弯时保持平衡,运动量也是不小的。
正好,研究人员们利用北京的机动车限购制度,对肥胖和买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共纳入了180户抽得机动车指标的家庭,以及757户参加了摇号但未中奖的家庭。中签和未中签的家庭,平均每户人数分别有3.01和2.94,基本都是三口之家,平均各有1.73和1.75人有全职工作,1.18和1.11人有兼职工作,其它的像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也都差不多。
获得了购买指标的家庭中,91%购买了机动车,毕竟中签不易,浪费指标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平均来说,未中签的家庭中,平均每人每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6.2次,每天步行或骑车57分钟,体重平均70kg。相比之下,中签的家庭中,每人每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次数少了2.8次,不过每天的步行骑车时间和体重并没有显著差距。
但到了50岁以上的人中,差距就明显了。相比50岁以上没有中签的人,50岁以上的中签者平均体重在中签后2.6年多了4.7kg,在中签后5.1年多了10.3kg,足足胖了20斤。这之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每日步行或骑车时间少了29.78分钟,比整体情况减少的更多。
按以往的研究推算,每日减少30分钟的运动大约会降低140千卡的热量消耗,让人5年内增重10kg左右,与50岁以上的中签者5.1年后重了10.3kg基本吻合。
这么说来,机动车限购还真的有利于减少肥胖。也确实有人建议发展中国家限制汽车的使用,来应对急剧升高的肥胖率。
来源:奇点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