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甲胎蛋白近 1 万,万万没想到升高的原因竟然是......

2021-01-11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热点
病例非原创

心血管子学科置顶图.png

请保存图片微信中识别二维码参与活动


作者:西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卢北玲

审核:西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张西安


“叮叮叮”下午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50床患者的甲胎蛋白结果9560.56ng/mL,该患者没有任何相关临床病史和症状且肝功和凝血结果都正常,你们的检查是不是搞错了,请核实…”。


挂断电话,我立即定位该患者的信息和血样并第一时间分析排查原因。


微信图片_20201231142903.jpg



01

AFP质失控未注意到?查看当天的质控,AFP质控品批号近期3个月未更换均在有效期内,当天质控水平均在控,早上发出的所有患者的AFP结果报告未接到反馈,排除质控原因。



02
试剂问题?查看当天AFP出库记录,试剂均在效期且装载位置完全正确,排除试剂问题。





03
患者血样纤维蛋白等干扰导致假阳性?立即查看该患者的血清标本,条码标示无错误,肉眼观察血清清亮无溶血乳糜黄疸等,再次离心后上样检测AFP结果一致,排除纤维蛋白等假阳性干扰。

微信图片_20201231142910.png




04
以上检测的同时,我们查询该患者的病历信息:女,63岁,以头晕乏力为主诉住院,初诊为眩晕综合征。
沟通患者,无乙肝感染史,无输血接触史,无冶游史,考虑到病人体内是否存在异嗜性抗体与试剂中的免疫球蛋白发生反应,干扰体外免疫测定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对标本进行稀释前、1:40(为仪器自动稀释)和1:100手工稀释后结果均与原结果(1:40稀释后检测结果)一致,排除异嗜性抗体的干扰。

微信图片_20201231142912.png




05
AFP除在原发性肝癌升高外,在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睾丸癌和畸胎瘤中等)也可显著升高,且胚胎性肿瘤中除AFP升高外,hCG显著升高,肝硬化也偶尔可见hCG升高,考虑患者是否可能患有生殖系统方面的肿瘤,进行hCG检测后结果正常。

微信图片_20201231142914.png




06

以上情况均排除后,转眼间想起来免疫最常规的乙肝和丙肝并没有检测,是否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该患者已感染乙肝或丙肝,但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丙肝感染标志物,结果吓一跳:丙肝抗体阳性(化学发光法S/CO:10.26)!!!同时采用的胶体金方法检测丙肝抗体也是阳性!


终于找到原因了,守得云开见月明!


立即给临床沟通,考虑慢性丙肝感染导致AFP升高的可能最大,并建议进一步检测丙肝RNA,医生也告知我们为确保不漏检,他已经建议患者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回报疑似肝占位病变,考虑恶性,正要进一步检查看是什么原因导致时,我们这边电话打过来了。


同时为保险起见,排除临床抽错血的可能,次日重新抽血复查后AFP结果无明显改变,证实我们的判断。


微信图片_20201231142917.jpg


此病例给我们临床工作者带来了一些思考:


1. 此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为丙肝隐匿性感染,文献显示,我国丙肝感染者占3.2%,其中55%~80%进展为慢性感染者,可能几年到几十年都无明显症状,对此类患者除一般常规检查外,进行肿瘤标志物和感染性疾病的联合筛查,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2.在检验工作中遇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的报告时,我们很可能会把一些简单问题复杂化,一度会怀疑我们的检测结果,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夯实自己,积累经验,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有力的证据!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