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防线·新未来”基石学院项目启动,聚焦呼吸道传染病科研与临床新策略

2025-08-25作者:张文静资讯

2025824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发起的“新防线·新未来”基石学院项目华东区域·上海站会议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科研培训与临床实践”为核心方向,聚焦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精准治疗与科研能力提升,旨在构建更科学、高效的防控体系,助力一线医生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挑战。

会议邀请到国内呼吸与感染领域多位权威专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瞿介明教授在开场发言中指出,从SARSH1N1COVID-19,每一次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都深刻警示我们,防控工作不仅关乎人民健康,更涉及社会稳定与安全。他强调,呼吸科医生既处在临床救治的“第一防线”,也应是科研攻关的“先锋力量”。

一、临床诊治新视角:从监测到精准诊疗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陈健首先带来题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威胁应对》的报告。他以上海为例,分析了超大城市在传染病防控中面临的特殊挑战:人口密集、国际交流频繁、禽类迁徙路径复杂、交通发达缩短病毒传播时空距离等。陈健指出,上海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展流感监测,历经非典、禽流感、新冠疫情后,已建立起覆盖门诊、住院、社区、病原学等多维度的监测网络。尤其自2024年起,更将监测范围扩展至1.5万人规模的社区队列,弥补了以往仅依靠医疗机构数据的局限性。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文逵教授则从临床实践出发,探讨了《流感相关性肺炎的诊治策略》。他指出,流感不仅是自限性疾病,更是可引发重症肺炎、继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尤其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高风险人群一旦感染,病程更易加重。孙教授强调,早期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家庭传播和住院风险,并结合最新药物临床数据,提出优化治疗路径与合理选药的建议。

二、科研赋能新策略:从选题设计到真实世界研究

会议第二环节聚焦科研能力提升,由多位方法学专家进行系统培训。谢丽教授作为首位科研培训讲师,围绕“不同类型研究如何选题与方案设计”展开分享。她指出,研究虽数据丰富,但若未经严谨设计和分析,容易沦为“垃圾数据”。她强调,从临床问题出发,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研究目的、可行性、资源匹配与结果外推性。

谢丽还特别介绍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尤其在罕见病和重症患者研究中,通过融合临床试验数据、真实世界队列与历史对照,可在有限资源下实现更高效的研究产出。她提醒,研究设计需注重伦理审查与数据质量,避免偏移与混杂干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玫教授开展了《真实世界研究的混杂因素控制》专题培训。她系统讲解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混杂变量,介绍了分层分析、多因素回归、倾向性评分匹配和逆概率加权等多种统计方法。通过呼吸道病毒感染、疫苗有效性等多个案例,她生动演示了如何在使用真实世界数据时逼近RCT的论证强度,同时也指出研究结论需谨慎解读,避免过度推广。

、案例实践与多学科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静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王业明教授分别从慢阻肺合并感染、流感传播阻断研究的角度,分享了临床研究从构思到发表的实战经验。张静强调“从小处做起,从实际需求出发”,尤其适合青年医生或资源有限的医疗单位。王业明则深入解析了一项关于抗病毒药物阻断家庭传播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复杂的研究设计、终点选择与统计方法令听众深受启发。

结语:以科研为基石,构建呼吸道传染病新防线

“新防线·新未来”基石学院项目首站会议不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更搭建了一个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多方协作的高水平交流平台。该项目还将于2025年下半年在全国继续举办三期培训,持续推动呼吸道传染病领域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储备。正如瞿介明教授所言:“科研是呼吸病学发展的基石。”只有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才能真正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应对未来未知的传染病挑战。

200 评论

查看更多